爱是架起沟通的桥梁

作者:刘彬  时间:2006/12/17 14:49: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05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个体,守护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之门,哪个人都永远不可能替别人开门,因为那是一扇自内开启的内心之门。而教师恰恰是一个播洒阳光的职业,要将智慧与情感深深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学会思考与创造,如何以爱心去拥抱生活。
  在美国一本名叫《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因为,这是一切成功的秘密。强力能够劈开一块盾牌,甚至毁灭生命,但是只有爱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使人们敞开心扉”。其实,对教师而言,爱同样是教育成功的最大秘诀。
  我班有这样一位同学,由于父亲过世,从小被寄养在奶奶家。对母亲产生了很深的误解,甚至敌意。尽管母亲想尽一切办法弥补自己的爱,但他并不领情,很少与母亲讲话,花起钱来没有节制,行为比较懒散,虽然班集体经常因他而被扣分。但我经过细心观察,发现他还是有很多的优点的,于是我抓住每一个可以肯定他的机会,使他树立自信,同时也诚恳地指出他的不足。在取得他的信任后,我们多次就母子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彼此交流想法。高一下学期,奇迹终于发生了,在一次主题班会上,他非常动情地讲述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以及自己的歉意与转变。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逐渐在长大,不仅变得很体谅工作繁忙的母亲,而且对集体的事情也更加关心,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真是一个可爱的男孩子!能够看到自己的学生带着美好的微笑走出内心的沼泽,拥抱生活的朝阳,是最令老师兴奋的,那是一种无以替代的满足。
  从植物学中我们了解到,只要是树,无论灌木还是乔木,都有其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我们有时觉得某些树种似乎从不开花,就误以为它没有开花阶段。其实,不开发的树是没有的,只是它开花的形式与我们认知的开花不同罢了,所以我们没有注意。其实,在与学生沟通上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老师不用心观察,就看不到某些学生身上可施教的点,就会把他当成了不开花的树,也许我们就会失去教育的契机。
  这学期,我班转来一学生,他的表现令各科老师、全班同学都瞠目:他学习很用功,但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用功;他很虚心,但只要他有问题了,午休时间也要去找老师,只要他想问了,其他同学就得为他解疑;他很喜欢讨论,但往往自以为是,而且不管是上自习课,还是老师在讲课,他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全班同学对他很有意见,但他满不在乎,各科老师都批评教育,但他依然故我,有的老师说,这个学生真的如“豆腐掉到灰堆里——拍不得,打不得”,没治了。我也与该生多次谈话,道理讲了一大堆,他也当面认错,但效果并不佳。
  于是,我约该生的家长来学校共同教育。在与其母的交谈中,我知道了他的父母在他上小学时就离异了,他一直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其母望子成龙心切,十分关心他的学习成绩。母亲畸形的爱使他变得很自私,母亲满足了孩子的物质要求,但在孩子的品质培养上极度缺乏,父母的离异又使孩子生活在不够完整、良好的家庭环境中,自私、自以为是、惟我独尊的心理随即而生,我将该生在校的表现如实告知其家长,并希望家长更多地关心孩子的为人和品德教育,不要过分关注孩子分数。
  了解到这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后,我就在想我们做老师的,能否调整施教方法,同时也调整我们厌恶这个学生的不良心态?既然他不在乎批评,那他是否在乎表扬?于是,我便留意他身上可以调动、发挥的积极因素。在一次清扫图书馆的劳动中,别人是从书架上一层层往下擦,他发现书架是活动的,就和两个同学组成流水作业:一个人拆板,一个人在下面擦,一个人装板。三个人配合,擦得又快又干净。我当时心里一动,好动脑子、好钻研,不正是他的优点吗?于是我在班里及时肯定了他的优点,也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并帮助他,在其周围形成良性环境,我相信在一个人形成了自尊后,集体荣誉感也会慢慢增长。现在这个学生已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并能主动帮助学习差的同学。
  从这个学生的变化中使我认识到,其实学生内心是多么需要来自家庭、集体的关怀、温暖,来自周围的理解、认可。当我发现了他的优点长处,并及时加以肯定时,他失衡的心理天平也就逐渐向正常靠近,他也就会用正常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人了。
  现在的高中生年龄段大多是十五至十八岁,而这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成年,正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对于这些处在“多事之秋”的高中生,作为班主任,就要从心里容纳他们的错误,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以自己真挚的爱、高尚的人格、独特的魅力去影响和引导我们所热爱的学生,我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在经历不断的挫折与失败中逐步走向成熟的。

文章评论

共有 4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于04-26 12:26发表评论: 第4楼
  • 这样的老师我怎么就没看见
  • S*U#N 于05-25 10:53发表评论: 第3楼
  • 每个老师都这样多好啊!
  • 胡世娟 于12-18 10:26发表评论: 第2楼
  • 向好老师致敬!当好老师不容易!
  • 于12-18 10:25发表评论: 第1楼
  • 当好老师不容易,向好好老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