泅出心灵的逆流
作者:河北魏县第一中学 张晓耕 时间:2007/1/21 7:14:2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52
同学们,其实,高考并不意味灾难和厄运,高考象征着喜庆和收获。高考给我们提供了铸就毅力、经受意志考验的良机!
可能有些同学会“近‘考’情更怯”,其实,用不着肌肉紧绷,如履薄冰。人生的意义永远不在于鲜花、掌声,而在于上下求索的过程之中。
美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而最美的风景,更在那登上山巅后的回首一瞥之中。同学们,放下那种种的疑虑和紧张吧,只要你以平常的心态,踏踏实实的走好眼前的每一步,你一定会发现——曙光就在前头!
走过繁忙的2006,高考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几次模拟考试过后,一些平时学习不好的同学往往会感到悲观失望,从而自暴自弃,甚至一些平时成绩还不错的人因为偶尔的考试失利就认为自己与大学无缘,失去了奋斗的勇气,出现悲观失望的低落情绪。
悲观失望也好,低落情绪也罢,都是削弱高考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因为不良的情绪会阻碍思维正常,更会影响学习效率。而高考不仅是对考生学习知识的考查,更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检验。如果考生过分自卑,或对考试过分紧张、焦虑等,在“心理战”中首先败下阵来,最终就有可能被高考这场战争无情地淘汰出局。
为了避免“兵败麦城”的悲剧,作为临战前的“战士”,考生有必要及时调整心态。
一、克服自卑,增强自信
高考是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考的不只是知识的掌握、运用,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足够的自信,自怨自艾或是杞人忧天,只能是自搬石头砸自脚。考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自己定的目标不合适。心理学研究表明,理想目标过低会造成成就动机不足,而目标过高会造成成就动机过分强烈,这两种动机状态都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因此,考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就是要认识自己,自知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每一位同学都要认真地分析自己的实际水平,从兴趣爱好出发来选择最适合的目标,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同时要学会容忍自己的缺点或弱点,给自己的不足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也就是给自己建立一个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以缓解和释放自己的焦虑情绪。
二、不要太在乎得失
孙子云:“胜败乃兵家常事。”面对与自己理想成绩落差太大的分数,考生往往会产生失落感。说真的,承受失败是件痛苦的事。但是,“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其实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某一次考试中失败,将意味着在未来的高考中,你将会避免类似的错误。在痛苦中失去的光明,也必将在艰难中照亮我们的天空。 再者,挫折并不是灾难,在我们的生命中没有失败,只有成长。其实,得与失只是一眨眼间的事情,高峰与低谷各是对方的未来。保持有一份平常心,一笑泯成败,总结经验,未来才是光明的。
三、不要紧张兮兮
有的同学也许会说:“别人都在分秒必争,不紧张才怪呢!”的确,日子在屁股后面追着我们,跑是迫不得已的,但是没必要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拼命给自己加压;也无须盲目攀比,连别人的作息表都想COPY。要知道,他是他,你是你,适合他的不一定适合你。紧张是一根弦,绷得太紧是会断的。当然也不能无所事事,一点都不紧张,适度紧张是必要的。
四、克服高原现象
备考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复习到一定时期时,往往停滞不前,不仅不见进步,反而有退步的现象。其实,在高原期内,并非学习毫无进步,而是某几部分进步,另外一些部分退步,两者相抵,致使复习成效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因而使人灰心失望。
高原现象常常发生在临考复习的中、后期。遭遇高原期时,切忌急躁或丧失信心,应找自己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原因,树立起成功的信念。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几乎每一位考生都要经过高原现象阶段,有些考生甚至可能会遭遇数次,这就需要及时调整心态和方法,在科学用脑、提高复习效率上多下功夫。
五、克服心理疲劳
所谓心理疲劳是指因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使大脑皮层受抑制而出现的心理现象。之所以产生心理疲劳,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三种节律运动规律的制约。引起高三学生心理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升学的担忧、对自己信心不足、对未来人生方向的不确定、学习内容的枯燥和反复的测验,以及教师家长的过高期望与要求都有可能引起学生们的内心不安、焦急与紧张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内心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调节就会诱发心理疲劳。
如何消除心理疲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兴趣,激发自信心。②合理按排学习时间,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③正确对待老师及家长们的期望,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④ 培养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以积极的方式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在心理上得到更多的支持。
六、要有坚强的毅力
爱迪生认为自信和坚强意志是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他曾说:“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豪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在柔软的沙滩上捡拾贝壳毫不费力,而要获取珍宝就必须潜入海底,同样,习题中的真理也不浮于表面,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也必须经过坚忍的钻研。学习也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它需要永无止境的热情,锲而不舍的毅力。高三这一年,我们学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有了这种精神,“六月试锋”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困境的考验和挑战是人生的财富”, 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洗礼,更见青松巍峨。泅出心灵的逆流,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到临阵的最佳状态。走过高考,前面定是一片新天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