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设计32
- 资源简介:
约4860字。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安塞腰鼓是产生于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学生对其缺乏形象直接的感受。因此,在课前我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感官的刺激,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赏析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生命力量。
3、把握情感,领略陕北人民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品味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对比阅读、多媒体直观教学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初识安塞腰鼓
1. 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作为导入。舞姿飞扬,鼓声阵阵,让学生从直观上形象地感知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激发学习兴趣。、
2.多媒体出示安塞腰鼓的简介。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形式,产生于黄土高原,具有 2000年以上的历史。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同时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 5月 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呈现在你眼前的安塞腰鼓,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刘成章文字里的安塞腰鼓,
感受“天下第一鼓”的独特魅力。
(二)听读安塞腰鼓
1.听课文朗读录音。
(1)圈画出能表现安塞腰鼓特点的词语;
(2)找出直接抒发对安塞腰鼓赞美的句子。
2.读准字音(出示幻灯片)
亢奋( kàng)晦暗( huì)瞳仁( tong)羁绊(jī bàn )骤雨( zhòu)烧灼( zhuó)冗杂(rǒng )磅礴( páng bó )蓦然( mò)闭塞(sè)震撼(hàn)戛然而止(jiá)
3.安塞腰鼓
特点:壮阔、豪放、火烈、奇伟磅礴、惊心动魄
4.感情最炽烈、声音最高亢的句子(直接赞美安塞腰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