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语文读写练素材2(2份)
- 资源简介:
约8020+7750字。
高三上学期语文读写练素材
主题:寻找生活中的“氛围感”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氛围感”,是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它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但与此同时,如果脱离自身实际,过度追求“氛围感”,就可能走向不切实际的享乐主义。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中提到了“氛围感”,这是人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它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但同时,过度追求“氛围感”可能导致不切实际的享乐主义。
在审题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以下几点:
理解“氛围感”的含义:它代表了一种生活品质,是人们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基础上追求的精神享受。
思考“氛围感”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追求“氛围感”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让生活更加美好;另一方面,过度追求可能导致享乐主义,脱离实际,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联系自身实际和感悟:在谈论“氛围感”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感悟和思考,分析自己在追求“氛围感”时的表现,以及如何平衡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氛围感的意义:分析氛围感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例如通过美化环境、增进人际关系、丰富精神生活等途径。强调氛围感是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的一种体现。
过度追求的风险:讨论当人们过度追求氛围感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攀比心理、不切实际的享乐主义、忽视个人实际等。说明过度追求氛围感可能导致生活失衡,走向幸福的反面。
平衡追求:思考如何在追求氛围感与保持实际之间找到平衡,避免陷入过度追求的陷阱。建议人们在追求氛围感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关注个人成长和内心需求。
价值观的引导:探讨正确的价值观在引导人们追求氛围感中的作用。强调要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以指导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本题可以围绕氛围感的意义、过度追求的风险、平衡追求和价值观的引导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在实际写作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进行深度思考和阐述。
【佳作赏析一】
寻找生活中的“氛围感”
在这个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我们总是在追求美好的生活,而“氛围感”似乎成为了衡量生活品质的一个标准。我们期待通过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来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然而,在这过程中,我们是否曾想过,过度追求“氛围感”可能会让我们陷入不切实际的享乐主义呢?
“氛围感”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它是一种生活的
……
【热点话题】《无价之宝》讲述东北温情故事+时评+练习
【精彩时评】
《无价之宝》,胜于角色塑造的东北温情故事
思睿
2023年11月27日17:00 | 来源:
上映8天后,电影《无价之宝》票房突破1亿,成为今年第57部破亿的电影。电影故事线并不复杂,但其中关于亲情、友情的深刻探讨十分动人,引发很多讨论,有网友总结道:“生命的最大意义不一定是内省,也可能是跟另外生命的相遇。”
在角色塑造上无疑是《无价之宝》最出彩的部分。影片说的是一对落魄兄弟,在追债过程中需要暂时照看欠债人的女儿,结果因缘际会最后竟成了多年的抚养。一个下岗、离婚、“创业”也不甚成功的“三叔”,放下自己坚硬如石的伪装,长成笨拙又坚定的“父亲”;一个珍视感情又敢闯敢干的“四五叔”,多年如一日纯真质朴,努力照看好自己的兄弟、家人还有“捡”来的“老六”;一个先后失去爸爸和妈妈的小女孩芊芊,在两个追债的陌生叔叔照料下顽强又充满活力的生长……毫无血缘关系的“一家三口”,组成了“改装家庭”,在人生难题和互相磨合中,共同成长。故事为何令人感动?或许正如本片海报上所写的那样,“人生不易,硬核真情”。
与此同时,这部电影带有很鲜明的个人色彩。导演张大鹏,此前最为出圈的作品当属《啥是佩奇》。此次《无价之宝》有类似的唠嗑式台词、接地气表达,讲述着和《啥是佩奇》一脉相承的故事:看似落伍、处于“低位”的家人,其实也在用朴素的奉献默默爱着孩子。所有的深情和用心,都在简单的台词中寥寥道出,所有的悲伤与苦情,都以一种克制、诙谐的方式表达。有意思的是,张译有两段戏极具文艺色彩,一段是酒醉的“三叔”独自离开热闹聚会,来了段孤独又自由的舞蹈“雨中曲”,另一段是结尾处他从热气球上颇具冲击力的纵身一跃。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融中,人性的善良和温暖,对小人物的观照和悲悯,被充分展现,格外动人。
《无价之宝》改编自韩国电影《担保》,但做了本土化处理。故事的情境被改成上世纪90年代的东北,用呼机、旧式三轮、老式连衣裙等要细节,营造了特有的年代感。加之主演张译、潘斌龙和张国强、郝蕾等演员本身就是东北人,用家乡话进入家乡情境,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童年的桥段,还有当地坐着热气球采松子等特色元素,成就了更自然也更让人难忘的演绎。
也要看到,《无价之宝》在叙事层面还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对比同样放在东北情境中的亲情主题电影,《钢的琴》《你好,李焕英》故事线更清晰、叙事更集中;同样有“半路父女”情节的《人生大事》,则因放在殡葬大主题下,矛盾、冲突更明显也更自然。相较之下,《无价之宝》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尤其是后半段情节推动过快、要素太杂,可能对观影感受有一定影响。
啥是无价之宝?可能是电影里芊芊在水边捡到的“透明石头”,可能是三叔和四五叔一辈子的友情,也可能是石振邦和芊芊“我养你小、你陪我老”的父女情。每个人在电影内外,或许都会有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样的,电影本身有种种缺点,但这种真诚朴拙的尝试、代入感情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给什么都不换的宝贝”。
专题练习:
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转站
梁晓声
“晚点半小时。”他苦笑一下,无奈地又说,“徐涛不知急成什么样了!”我很理解他的心情。他的儿子,正在本次列车的终点企盼着他。前面的终点,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