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 资源简介:
约10280字。
第四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1.比较印刷、广播、电视、网络等常见传播煤介,归纳其传播特点。
2.了解虚假信息的一般特征,学会从来源渠道、语言表述、表达立场入手,辨识信息的真伪良莠,培养从首选信息源选用信息的习惯。
3.把握不同传播媒介的语言特征,根据传播对象和特定语境,灵活运用口头或书面语体进行表达。
4.培养使用媒介的自律意识,提升在公共传播领域中的社会责任感。
本单元属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同时,课标对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作了如下说明:
(1)了解常见媒介与语言辅助工具的特点。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学习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
(3)关注当代网络文络文化,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辩证分析网络对语言、文学的影响,提高语言、文学的鉴赏能力。
(4)建设跨媒介学习共同体,丰富语文学习的手段。
本单元围绕“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展开设计。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多种传播媒介相融合的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了解社会、与他人沟通、与群体产生联系、与周围世界交换信息和进行各种决策等都需要借助媒介,而且是多种媒介。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运用也受到多种传播媒介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新的特点。与“媒介”“传播”有关的知识、理论相当丰富,本单元的内容设计主要聚焦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试图在真实的情境与生活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本单元包含三个学习活动。第一个学习活动为“认识多媒介”,该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让学生通过亲身调查、访谈,了解周围人获取信息的习惯,从而归纳不同媒介的特点。这里没有让学生直接从书本中获取媒介的相关知识,而是让他们先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与学习。二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媒介,对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