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同步练习46
- 资源简介:
约5490字。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 第1课 离骚(节选)古代诗歌阅读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两小题。
远游
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①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②。意荒忽而流荡兮③,心愁悽而增悲。神儵忽④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注】①迫阨:困阻灾难。②怊(chāo)惝(chǎng)怳(huǎng):惆怅失意。乖怀:心愿违背,心气不顺。③荒忽:恍惚,神思不定。流荡:心情不定,无所依托。④儵(shū)忽:形容迅速的样子。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揭示了屈原“远游”的原因:对恶浊朝廷的迫害充满悲愤,只得去远游了。
B.“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表现了屈原内心的愤懑:身处污浊黑暗的楚国社会,独自苦闷却无从诉说。
C.“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表达了屈原由于自己不被理解,于漫漫长夜之中,孤单独守直到天明的苦楚。
D.“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采用联想手法,想到天地的无穷无尽,百姓辛苦的日子也与天地一样没有尽头。
(2) “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两小题。
涉江①
屈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②。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③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④。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有删改)
【注】①本篇为顷襄王时期,屈原远放江南时,为记叙征程和抒写怨愤而作。②疑滞:即“凝滞”,停滞不前。③儃佪:徘徊不前。④承宇:指山中云气旺盛而与屋檐相承接。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自幼对“奇服”的喜好,表明诗人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象征他洁身自好的品质。
B.“南夷”在这里指楚国,“莫吾知”表明当时没有人理解诗人,诗人因此感到悲哀,于是决定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