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4120字。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用2B铅笔将客观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黑色水性笔将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明朝初期,贵州省只有少量汉族人口,方言杂乱。贵州设司后,朝廷派遣大量驻军进驻贵州,军队带来的北方方言逐渐成为强势,并融合了本地的少数民族语言,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贵阳方言。
贵阳城区话是贵阳方言的典型代表,它属于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川黔片黔中小片。音系方面,它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在调值上,调值偏低,多降调,无曲折调。但是贵阳方言也有着自己的语音特点,无儿化、无撮口呼。词汇方面,贵阳方言保留有一些古语词,如“厮、酽”等,具有丰富的语气词,如“嘛、嘞”等,还拥有大量的方言特色词汇,如“相因、掂对、俏事”等;同时,与其余大部分西南官话一样,贵阳方言拥有大量由重叠方式构成的词语,如“娃娃、杯杯、香香、孙孙”等。以下试就贵阳方言中的一些重叠现象做简要分析。
一般而言,汉语的名词不能重叠,但贵阳方言中名词的重叠现象却十分普遍。不少由名词性语素构成的重叠词带有隐喻的性质。例如“头”表示头部,但重叠后的“头头”却表示物体的顶端;“嘴”表示五官之一,但重叠后的“嘴嘴”却表示容器的口儿。
构词重叠的AA式名词都能够表达出说话人喜爱、亲昵的主观态度。如“这棵树上结果果哦”,“果果”可能包含有“小、圆、红、可爱”等意义,带有说话人喜爱的主观态度。而AABB式重叠名词除可以表达“量多”的意义外,对于说话人而言则可能强调数量已经超出其容忍范围,令其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带有较强烈的主观色彩。如“他每次找不到东西就开始箱箱柜柜地翻”,“箱箱柜柜地翻”表明“他”是毫无头绪地到处乱翻,说话人明显因为这一情况产生了不满情绪,话语带有抱怨、责备的意味,用重叠式表达出反感、厌恶的主观情绪。
普通话中,动词的重叠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贵阳方言的动词重叠大都由单音节动词与其他词进行组合,或是附加不同类型的词缀而来,如“干念干念”“够起够起”等。贵阳方言中相当一部分动词重叠式都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和持续的状态,例如:干A干A、东A西A。当动作的发出者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A这一动作时,往往就会令说话人感到厌烦,因此这些重叠形式就可以表达出反感、抱怨、责备等主观情绪。此外,贵阳方言的动词重叠后,使动作具备了反复和持续的状态,重叠式的描写性也就更强。这种描写性的功能以“A倒A倒”和“A起A起”两种形式最为明显,它们通常充当句子的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方式和状态,能够使整个句子变得具有画面感。如“拉倒拉倒地走”,状语“拉倒拉倒”表明两人是拉着手一块走,描述详细具体,更有画面感。
普通话中的AA式形容词重叠十分常见,而贵阳方言所有的形容词重叠式中,则以ABB式的数量最多、表义也最为丰富,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通常用于形容人,可表示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贵阳方言是由明初军队带来的北方方言融合本地的少数民族语言发展而来的。
B. 贵阳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在调值上,但贵阳方言也有着自己的语音特点。
C. 通常汉语的名词不能重叠,但贵阳方言中名词重叠很普遍,大都有隐喻性质。
D. 贵阳方言中动词的重叠式都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和持续的状态,描写性也更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从贵阳方言中的重叠现象切入,着重探讨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功能。
B. 文本陈说观点时使用大量真实鲜活的方言语料作为印证,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可读性和说服力。
C. 文本在讨论贵阳方言重叠现象时,均与汉语或普通话进行比较,着力分析贵阳方言重叠的特殊性。
D. 文本按照总分结构展开论述,脉络十分清晰,有效帮助读者了解、省思贵阳方言背后的文化现象。
3. 在进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学习时,“贵阳方言调查”小组搜集到了一些语料。根据文本,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狗的毛毛好长哦”中的“毛毛”可能含有“长、软、毛绒绒”等意义,带有说话人亲昵的感情态度。
B. “你这脚杆细溜溜的”中的“细溜溜”属于形容词ABB式重叠的第一种类型,更能凸显人物的形象特征。
C. “他家狗一天到晚干叫干叫的,吵死人”中的动词重叠带有说话者的厌恶、不满,甚至还有责怪的情绪。
D. “他的根根底底我都一清二楚”中的“根根底底”,不仅可表示知道的信息“量多”,而且带有主观色彩。
【解析】
【导语】该文章全面探讨了贵阳方言的形成背景、语音特点、词汇保留及重叠现象。通过历史追溯,展现了贵阳方言的多元融合特性。随后,详细分析了贵阳方言在音系、词汇上的独特之处,特别是重叠现象,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及其表达的丰富情感和细致描绘,体现了贵阳方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贵阳方言中动词的重叠式都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和持续的状态”以偏概全,据文章第六段“贵阳方言中相当一部分动词重叠式都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和持续的状态”可知,只是一部分动词重叠式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和持续的状态。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文本按照总分结构展开论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
苏三皮
风从南边吹来,从南海吹来,从西太平洋吹来。呼呼地,夹带着暴躁、不耐烦的气息。
渔夫不慌不忙地把小船的缆绳牢牢地缠在木桩上。风来了,渔夫得及时地把小船摇回岸边。风会使坏,会掀翻小船。小船是渔夫吃饭的家什,可不能被风给掀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