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18 16:29: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360字。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于省吾在题为《释中国》的文章中提到,最早关于“中国”的提法出自西周早期被称为“何尊”的青铜器铭文。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是“中国”首次见于文字记载。但这时“中国”并不代表国家,也不是国家所领有的空间,仅表明位居中部方位的一个区域,唐兰释何尊铭文大意为:“武王战胜了大邑商,就向天下卜告说‘我要住在中央地区,从这里来治理民众’。”唐兰之外,张政烺、马成源等对何尊铭文“中国”之释,大体相同。当代学者释“中国”并非出于自己的创意,于省吾指出“中国”一词由“中”“国”两字组成,“中”在甲骨文中形状如有旒旗帜,商王有事立旗帜以召集士众,士众围绕周围听命,故“中”的含义由旗帜引申为中央;“国”字的含义则与“邑”相同;“中”与“国”合为一体自然有中央区域之意。先秦文献中含有“中国”的记载,均表明了这番意思,只不过那时视为中央区域的,或为殷商乃至于后来西周的核心区域——黄河中下游地带,或为京师所在之地。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使我们获得一个重要的信息,即无论“中国”代表中央之地还是京师,都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凡被视作“中国”的区域有着与周边地区完全不同的风范,显然“中国”所在区域盛行华夏所代表的文化;反之,没有这样文化风范的区域,均不属于“中国”。
  可以肯定,在华夏文化已经传布到各地后,文化诞生地被视作“中国”的理念仍然沿承下来,无论涉及政治、经济还是自然山川,凡言及“中国”,其地理方位均不离商周时期“中国”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一地区或指建立在中原的地方政权,或指中原政权的核心区域。至于非汉民族建立的政权是否自认为“中国”,仍在于政权的政治核心是否在中原。金章宗泰和年间已是金人迁都南京(今北京)50年之后了,由于政治中心位居中原一带,金人以“中国”自居,反过来对位于江南的南宋政权却以“宋人”相称。《辽史》《金史》的记载说明,古人理念中是否认为是“中国”,并不在于政权建立者的民族归属,政权政治核心的位置与文化风范可能更为重要,故虽为女真人,只要拥有了中原之地,仍然不妨碍成为“中国”的代表。
  很多研究者指出,“中国”一词从文化区转为主权国家的代表,自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始。当然,清人签署国际条约中使用“中国”一词,明显含有西洋为化外之邦之意,尽管如此,此后“中国”一词逐渐摆脱了标定文化区的初始含义,而成为国家全部领土、全部主权、全体人民的代表。
  (摘编自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谭(其骧)先生确定的原则,就是以公元1759年,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天山南北路以后所形成的一个统一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青铜器“何尊”铭文的内容来看,应该在殷商时代就有了“中国”一词,但当时并不代表国家,也不是国家所领有的空间。
  B.当代学者对“中国”一词含义的解释并非出于自己的创意,而是基于对甲骨文“中”“国”两字字形及内涵的研究。
  C.清朝最后完成的疆域是平定天山南北路以后形成的,总面积达到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这个疆域在历史上并非是最大的。
  D.之所以把清朝统一后的疆域作为历史上中国的范围,是因为这个疆域是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且政府对它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期“中国”一词的使用具有鲜明的文化区域特征,凡不属于华夏代表的文化区域均不属于中国。
  B.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只要拥有了中原之地,都可以成为“中国”的代表。
  C.6世纪以前的高句丽政权,它的一部分已经脱离当时中国的政权,因此绘制中国地图不应包含它。
  D.今天,研究或讲述中国历史的时候,要依据历史发展的实际,不必受清代统一后疆域的范围限制。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和说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用金人以“中国”自居的例子来证明“中国”指中原政权核心区域。
  B.材料二开头用谭先生有关“历史中国”范围的观点,引出本文论述的话题。
  C.材料二通过清朝与唐朝疆域对比,阐述研究“中国”的疆域要从实际出发。
  D.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引用了当代学者的分析和观点来印证作者自己的观点。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一词的内涵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
  5.两则材料都论述了“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疆域范围,但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分别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秋日草原(节选)
  郭保林
  ①是黄金雕镂的季节。是阳光凝固的季节。是诗和童话的季节。是用奶茶和马奶子酒浸泡酝酿得鲜亮亮、甜馨馨、浓酽酽的季节。秋日的草原啊!
  ②走出锡林郭勒城,沿着锡林郭勒河到草原上看看秋天吧!
  ③最好是骑马。锡林郭勒有名的三河马,那是国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