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16 15:52:5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70个字。
董晓晔教案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的类型:文言文精读课文新授课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是讲述的一个渔人因迷路而误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景观呢?请打开书——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一听)
在听读中注意字词读音、语句的停顿、情感的把握三个方面。
师强调朗读时,应注意的几个细节: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过家”中“要”要读“yāo”,不读“yào”。 
②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要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有起伏;a.句与b、c句间停顿略久,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才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2、再听课文朗读
轻声跟读,会背诵的同学,合上课文跟读。
3、全班齐读课文(老师简单点评,从字音、停顿、感情三方面来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