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如红领带,人如白衬衫——《扬州慢》一课的教学评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31 12:01:1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0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00字。
课如红领带,人如白衬衫——《扬州慢》一课的教学评价   
能给一节课做点评的,我印象当中该是行家或里手,我不是,我之所以做点评,是因为我认真听了这节课,很有收获,我也想学着这样上。我感觉我有话要说,于是综合我们同组语文老师的智慧,作为代表发个言。
能上一节好的语文课,是许多老师梦寐以求的夙愿。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洒脱的!自然的!幽默的!智慧的!诗意的……最终是有魅力的!那么,语文课的魅力在哪里呢?我认为,它应该存在于课堂中师生情感和智慧的交流和碰撞中。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的关键。如果在诗词的教学中,学生和文本对话而不能“披文入情”,不能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不经历一次心里的历程、情感的洗涤,哪有什么魅力而言呢?
但语文课仅有情感、魅力就够了吗?不是,好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唤醒学生创造的天性!惟有情和智和谐共生,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能得到有效统一,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魅力。而我们何老师的这一堂语文课就做到了情和智的有机统一,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扬州慢》是宋代婉约派词人姜夔自创的一首慢词。何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品味中再现古诗的意境,在朗读中明晰基调,在鉴赏中把握情感,给学生及听课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这么说:“何老师的课,宛如他胸前的红领带,璀璨夺目,光彩照人,艳而纯正,美不胜收。”
课堂结构
一、创设情境,切入准确美
   扬州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显得陌生而遥远,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因此,何老师一开始就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杜牧的四首诗,四首诗都描述了扬州的繁华,把学生引领到了昔日繁华的扬州城,然后老师提问:24岁的姜夔此时来到扬州,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自然导入新课,这一问使学生在心中涌起了对文本的无限兴趣及遐想,一读课文,原来现在的扬州是如此的萧条,自然想起萧条的原因,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就不难了。
二、遵循规律,流程清晰美
语文学习,其知识是系统性的,阶梯性的。何老师的课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过渡自然,一气呵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