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20字。
文言文翻译教案
湘阴县第三中学 陈钢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方法,培养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文翻译的知识,培养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能力。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言文翻译的考点
《考试说明》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审 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
切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连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誊 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
五、实例分析
下面这一段译文,请大家指出其翻译上的不足之处。
例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足奇,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请学生分别指出其错误,然后概括说明,指出其错误主要在两个方面:意思翻译不准确、无中生,句子不通。并指出这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
(错误有:[1]"解"和"杀"意义不同;[2]牛头、牛脖子、牛肚子之类为原文所没有的;[3]"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不很明确,如译为"皮骨和肉分离时发出哗哗的响声"可能会好一些;[4]"一个厨师丁"不合现代汉语习惯,可译作"一个叫丁的厨师";[5]"杀牛刀在前进",也不妥,可改为"进刀时";[6]"合乎桑林的舞蹈",不通,应译为"合乎桑林舞的节拍";[7]"传说中尧的乐曲"没有必要译出。
其中[1][2][7]为译得不确切、多余,[3][4][5][6]译得不明白通顺。)
那么,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
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1.对(对译法)
就是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
例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
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译文:忧虑辛劳可以使 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2.留(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例4: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译文: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阴历三月(晚春)的开初,(我们)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