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29 23:21: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0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70个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浙江省诸暨市浣江中学   张虹琴(一等奖)
教学设想: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  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  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层次:
一、读词文谈印象,整体感知;
二、  设情形懂意绪,走进词境;
三、读资料解疑惑,读懂词情;
四、展想象问作者,读透词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以故事形式叙述苏轼生平,引出词作《水调歌头》。
(说明:故事形式叙述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可让远古的伟大词人生活化,也更能打动学生,较快走近作者、走近词作。)
二、诵读中对话读词
1、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3、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
教师预设穿插问题:
①解读小序,从“兼”字入手,读懂怀子由的思念之情;(补充作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资料与词作)
②重点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含义与“无眠”的细读;
③赏析上阙,抓住“不知” “归去”读懂词人内心祈愿,从 “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负及遭遇,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
④重点读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和旷达情怀。
(说明:诵读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让《水调歌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