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阅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思美——关于一节诗歌阅读课的教学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7 22:52: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00字。在整体阅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思美
——关于一节诗歌阅读课的反思
第一板块   听课笔记
一、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二、导入:提出高考要求,关于诗歌鉴赏的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三、介绍鉴赏步骤:
1、细读作品标题。诗题往往是一首诗的诗眼,它表明题旨,写作范围,内容。
2、联系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生平)。
3、品析意境,分析评价作者思想。
4、辨析表现手法。
四、读:听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齐读。
五、整体感知:
1、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风流人物”指什么?
学生明确:指英雄人物。
2、诗歌上阕重在写景,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
着重分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景物的气势。
3、诗歌下阕重在写人,写了什么人?展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
提示: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风华正茂,大破曹军。再者,孙权兄长孙策和周瑜分娶了大乔小乔,周瑜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也是他能建功立业的的一个重要条件。这都是作者所没有的,又是他所渴望的,这就是为什么选取周瑜入词的原因。 
4、“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
提示:人生如梦,反映了理想与现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