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40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情节设计
王振华
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作为小说的三要素,在表现主题中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往往在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等方面作用独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故事情节的设计即是这样。学习这一课,如能抓住故事情节来鉴赏,则许多问题都能凸显出来,可谓“一水灵现,连岗三面”。
一、双线情节与主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正面详写的内容是林冲刺配沧州后的遭遇和反抗,线索是主人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过程;侧面略写的内容是以反动统治者陷害林冲的诡计为线索贯穿起来的。初到沧州的林冲心中仍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是陆谦等人的追逼使林冲怒火中起,是陆谦等人的密谋使林冲落入陷阱;接管了草料场之后的林冲,已把刀劈仇人的怒火熄灭了,想冬去春来,长久在此安身,待刑满后再回东京与妻子团聚,又是陆谦等人的“实施毒计”逼使林冲奋起杀贼,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双线的情节结构是矛盾斗争关系,副线推动主线发展,鲜明地表现了作品“官逼民反”的主题。两条线索通过茶酒店、草料场、山神庙,由连接到交织,最后汇合在一起。
二、跌宕的情节与人物刻画
如果说双线的情节结构巧妙地揭示了主题,那么本文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则很好的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在情节的推进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人物性格。 “沧州遇旧”一节,通过简短的插叙和对答,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和自己虽在危难之中、却不顾自己的苦难、还怕连累他人的克己和宽忍,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这个有侠义心肠的林冲,在与李小二的对话中却更多地表现出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