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00字。试论辛弃疾婉约词的风格特色
鲍 国 庆
【摘要】辛弃疾是南宋时期一位以豪放见长的词家,他的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然而他词作风格是立体的、多样的,既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豪放,也有“秾丽绵密,缠绵婉转”的婉约。本文主要就辛词的内容、风格的形成;与其他一些婉约词人的比较;以及辛弃疾婉约词的艺术价值,谈谈辛词婉约风格的特色。
【关键词】辛弃疾 婉约 风格
旷世奇才的辛弃疾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豪放词派大家,他继承了苏东坡以诗为词的创新精神,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婉约词人。他的词既有“天风海雨逼人”,“沙场秋点兵”的豪放,也有“断肠片片飞红”,“笑语盈盈暗香去”的一类伤春萦怀的婉约佳作。邓广铭先生在其《略论辛稼轩及其词》一文中,在论及辛词时,曾说:“就辛稼轩所写作的这些歌词的形式和它的内容来说,其题材之阔,体裁之多种多样,用以抒情,用以咏物,用以铺陈事实或讲说道理,有的‘委婉清丽’,有的‘秾纤绵密’,有的‘奋发激越’,有的‘悲歌慷慨’,其丰富多彩也是两宋其他词人的作品所不能比拟的。”(见邓广铭著《辛稼轩词编年笺注》)。下面着重谈谈辛弃疾婉约词内容特色、原因及其艺术价值。
一、 婉约词的内涵及特点
两宋时期,婉约词空前繁荣,风靡全国。柳永的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之。可见我国词坛是一个群芳竞艳,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多彩多姿、千娇百媚的婉约词,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无限光彩,也为我国文学的发展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自唐五代以
来,直至近代,婉约词继承民歌的优良传统,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首先,是它具有“可歌性”。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
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旧唐书·温庭筠传》曾记载飞卿“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天才的作家们既有文学素养,又都洞晓音律。每填一阕,往往锤字炼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婉约词便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又多是歌伎舞女们在花间、樽前,轻歌曼舞中弹唱的。一曲之后,余音绕梁,沁人心脾。婉约词具有“可歌性”。这是它的突出特点。
其次,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文采灿烂的《花间集》,就是一部言情之作。五代词人韦庄,善于运用各种抒情手法,成功地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晏殊的《珠玉词》,抒情委婉。如明珠美玉,光艳照人。欧阳修是一位领袖儒林、肩负文统道统的中心人物。
爱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抒写爱情,反映在封建礼教统治下,人们对爱情的热
烈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遭到迫害、受到挫折时的悲愁与哀怨,也就成为婉约
词的重要内容。它首先表现在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歌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的作者,
大胆坦率而又委婉曲折地写出“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表达了爱情永
恒不变的心愿。多情的词人,往往通过抒写离愁别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