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00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奥科学校:陈水华、罗小玲
一、写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渗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可行性
需要注明的一点是,这里的写不全等同于写作教学中的写作,但二者又不是并无关联。它重不在“谋篇”,而是重在“布局”,即通过对阅读文本的分析进行语言的组合、重塑和创新。它是写作教学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写作的前奏和基本前提。
也正是因为这里的写追求的是“布局”,从而为“写”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可行性的现实土壤。好比两桶装满等容量的水,虽不能将一方完全倾注另一方,但完全可以从一桶水中取出一部分滴入另一桶水中,将它们泛起层层涟漪。
2、必要性
(1)创新阅读教学的任务
阅读教学的创新不仅仅要创新教学手段、学生思维,还得站在另一个高度去创新阅读教学的任务。
阅读教学的任务绝不仅仅是对文本语义的分析探讨,它必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使学生具有创新语言生成能力。①“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②这两种观点颇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写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渗透的必要性。
(2)突破阅读教学的局限
漫长的发展历程,让阅读教学成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衰老而疲惫。早在几十年前,林语堂先生就对我们的阅读教学进行过猛烈的抨击,“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对读书发生狂喜。但从小学到到大学研究院,教师有一种天才,就是把读书的乐趣挤出,使之变得干燥乏味。”③这种抨击虽然有过激之处,但“干燥乏味”批评得却也中肯,切合实际。近几十年来的所谓阅读教学,更是越弄越邪乎,似乎成了阅读就是训练,阅读就是做题,把读书的乐趣、读书的美感,把启迪的心智、澡雪精神、认识世界等读书本意全部扫荡殆尽了。④
为阅读而进行阅读教学必将受到牵制,难以施展阅读教学的魅力。关于拨正阅读教学的对策,李祖贵说:“首先得把课内课外放到同等地位来规划。至少应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阅读兴趣问题,二是阅读品位问题,三是阅读资源问题。”⑤这着点于整个高中语文教改,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了纲要方针,但难以掌控。所以,笔者以为拨正阅读教学必须从传统的束缚中走出来,不仅要体现阅读,还得体现写,让写融入到阅读当中去,期冀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3)拓宽阅读教学的外延
阅读教学的外延到底是什么?简单地说,是课堂读和写的延续。读是感受,是领悟;写既是领悟,又是运用。要学生能在课外进行读写结合,需要他们得益于课堂,让他们轻松感受到写在阅读中渗透的必要性。学习语言不是纯客观的认识过程,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反复涵咏的感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