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500字。
语文科济南稿之高三二轮备考要点
第一部分 关于病句的辨析
病句的辨析是每年必考题。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比较容易排除的,二选一的时候就比较难以辨析了。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就是“六大病因排除法”。“六大病因”就是《考试大纲》上的规定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在二选一的时候,拿不准,选不出来的话,不妨用这“六大病因排除法”来套一下,这样目标比较明确,思考的范围比较小,这就往往能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也能节约时间。那么怎样把握这“六大病因”的特点呢?为了使同学比较好的掌握“六大病因”的特点,这里介绍十二个典型病句。
1、大量事实证明,气功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语序不当)(最好是先凭语感来判断,如果凭语感判断不出来,不妨定语排列的规律来判断一下。定语排列顺序:表领属+表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
2、在当前全球经济正在和中国经济进一步有机结合之际,科学技术必须及时走在经济建设的前列,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占据和开拓国际市场。(语序不当)
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声音,那胶东人所特有的幽默和爽朗的笑声。(搭配不当)
4、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纯洁、坚韧和品质高贵,表示全要人民对英雄们永远怀念和敬仰。(搭配不当)(荷花、菊花、牡丹花;纯洁、坚韧和品质高贵)
5、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成分残缺)(“道德”后面缺少了“廓清”的宾语中心词“迷雾”)
6、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朗得好,只是十分酷热,难以行路。(成分赘余)(“十分”赘余)
7、侵入我国的寒流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这要看由北极地带和西伯里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来决定。(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看”与“由……来决定”两种句式只能选一种)
8、那一排排矫健挺拔的大官杨,一片片随风摇曳的柳树林,一亩亩银花盛开的棉田,一垛垛刚收割的玉米和高粱堆得像小山。(结构混乱)(前面是偏正短语,后面是主谓短语)
9、大姐告诉我,“外婆叫你。”走到外婆房里,妈妈和她正默然相对地坐着。(表意不明)(“她”有歧意)
10、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该赔偿消费者受到的损失。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表意不明)(“一倍”表意不明,应为“两倍”)
11、天上皓月当空,地上灯火辉煌,千家万户都沉浸在除夕之夜的欢乐中。(不合逻辑)(“除夕之夜”不可能“皓月当空”)
12、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咀嚼。(不合逻辑)(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做好病句题,必须坚持的原则:
先排除显而易见的选项,余下的模棱两可的选项用“六大病因”去逐个排除。
这样做的好处是:思考的范围小,目标集中明确,既容易做对题目,又能节省时间。
第二部分 关于科技文阅读
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考点内容非常明确,在做科技文阅读题时,考生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才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从而会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结合高考实例,笔者总结出科技文阅读题设置陷阱的以下十种主要类型,与考生共享。
(一)、以偏概全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如去年湖南卷第8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B项:“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对应阅读材料中原文是“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比较一下,原文中的“多种”却在选项中成了“所有”,犯了将部分替代为整体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