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00字。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突破教案
一、考试说明与现代文阅读
(一)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当年高考语文命题的依据,它具体规定了当年高考语文命
题的要求与做法。
具体说来,《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总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其考查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九个方面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义
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鉴赏评价 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选材命题特点
1. 阅读材料贴近教学和考生阅读的实际。
社科类文章(自然科技类文章和社会科学类文章,高考每年覆盖其中的一种)涉及转基因作物(1998年)、人类冬眠(1999年)、降低光速(2000年)、铜奔马正名(2001年)、沙尘暴(2002年)、温室效应((2003年)、人体干细胞(2004年)、计算机思维(2005年)等(江苏卷2004年《气冰》、2005年《小春虫》2006年《木版年画》),选文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进步联系紧密;
文学作品都是一些文质兼美,题材、风格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品。如1998年宗璞的《报秋》、2000年鲍昌的《长城》、2001年莫利的《门》、2002年林非的《话说知音》、2003年柯灵的《乡土情结》、2004年茅盾《大地山河》、2005年苏叔阳《春天的梦》江苏卷2004年的《杜甫草堂》、2005年的《波兹曼的诅咒》、2006年的《一幅烟烟雨牛鹭图》等。文学作品阅读的地位日益提高,这是社会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和对文学教育需求的体现。
2、 在命题内容方面:社科类文章的阅读突出了语文信息处理能力考查,即考查在把握文意基础上,对相关语文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加工的能力。例如,2001年到 2004年的社科类文章均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想象和推断的能力。
文学作品的阅读着眼点在于整体理解和文学欣赏,并注意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技巧。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化更为突出,加大了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评价。例如,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