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三十段阅读文字,约42480字。
06年中考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3)
一、欣赏使人美丽
①面对同一棵树,有人看到了绿叶,有人看到了毛毛虫。真诚的人能够感知到他人的真诚,而骗子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说谎。善良的人会被别人的善举感动,在缺乏善心的人眼里,善就是傻。从这个意义上说,会不会欣赏别人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检验;学会欣赏别人,则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提升;对被欣赏者来说,欣赏是一种引导和激励。
②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烧烤,弄得臭气熏天。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并对继母说:“亲爱的,你要好好注意他,他是全郡最坏的孩子,他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向你扔石头,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让你防不胜防。”继母好奇地走近这个孩子,当他对这个孩子有了了解之后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引导下,这个孩子的聪明找到了发挥的地方,后来成了美国当代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这个人就是戴尔-卡内基。
③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那里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时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上。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的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如今他开了好几家羊肉馆,成了那里颇有名气的大老板。
④连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赏的地方,连小偷也能在欣赏的引导下走上正路,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人不能被欣赏、不能被引导呢?
⑤学会欣赏别人吧!欣赏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间会合作得更加亲密;欣赏你的下属,下属会工作得更加努力;欣赏你的爱人,你们的爱情会更加甜蜜;欣赏你的孩子,说不准他就是下一个卡内基------学会欣赏你周围所有的人,你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1、从文章第①段知道欣赏具有双重作用,一是 ;二是 。 (2分)
2、运用下面的格式,依次概括②③段内容。 (2分)
欣赏 ,使他变成 ;
欣赏 ,使他变成 。
3、下列句子可以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2分)
A、当我们在生活中学会欣赏,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那些蛰伏的不起眼的种子,原来可以轻易地发芽、开花、结果。
B、敬人者,人恒敬之;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
C、欣赏别人得到的回报是超值的,就如同通过欣赏本想得到的一篇枫叶,而得到的却是一片枫林。
D、美是生活的阳光,是大地的精华,是艺术的冠冕,是人心中开放的鲜花,没有对美的渴求,人类可能还混迹于一般的动物群中。
4、比较文中加线句和下面的改句,谈谈原句表达的好处。(2分)
这位小偷心思细密,手法灵巧,风格独特,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就。
原句表达的好处:
5、你有欣赏别人或被别人欣赏的经历吗?请简要叙述并谈谈当时的心理感受。(3分)
冯伟林
⑴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陶渊明就居于斯。
⑵每日,他或耕地、种园,或读书、饮酒。陶公“性乐酒德”,端起酒杯,就远离了凡尘,就仿佛置身先于他100多年的“竹林七贤”弹奏的韶乐之中。在那激扬的生命乐曲里,他相识了以酒以诗为命的“七贤”之一刘伶。常于醉眼朦胧中,恍惚看刘伶出门带一壶酒,叫随从带一铁锹,说:“死便埋我。” 陶公竟拍案叫绝,引为知己。
⑶一次,陶公的好友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过浔阳,临别前留了两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有时陶渊明做东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⑷陶渊明慧性别具。一张无弦琴,伴他终生。和朋友饮酒之后,或独对明月的静夜,常常抚弄这张无弦之琴。他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⑸把一顶小小的乌纱,换成了一件宽大的布衣。陶公隐居的日子,一个个朝廷在变更。在他的一生,三个朝代,十个皇帝,都如镜花水月一瞬即逝。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
⑹做个无忧无虑、心地善良的田园诗人,做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在陶公的诗文里,无处不流露着这种酷爱人生的情感。
⑺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
⑻在古代高人韵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的人生。
⑼陶渊明的好朋友颜延之称他为“幽居者”,稍后的沈约把他请进《宋书 隐逸传》,跟着钟嵘又封给他“古代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于是陶先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
⑽可陶渊明并不是真正看破红尘、心如止水的“隐士”,他的隐逸,不是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理解,他要逃避的是无可奈何的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他曾这样歌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⑾陶公心界空灵、幽美。他像一个纯真的孩童,唱着无邪的的歌。他以精进的人生态度获得了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也是这种生之和谐,丰富了汉文学伟大的诗歌和散文。
⑿在栗里那栋茅舍里,陶渊明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一个黎明,他心里的菩提树繁花绽放啦,于是,诞生了《桃花源记》。
1、请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分)
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
2、请结合语境写出文中第(5)段划线句子的含义及作用。(2分)
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
3、阅读第⑵段,说说陶渊明为什么将“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引为知己?(2分)
4、“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这座“最辉煌的宫殿”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