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50字。
《呼唤生命教育》教学设计
梁寿梅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简单明了的议论文,所以要求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把握议论中心。同时,这也是一篇跟中学生密切相关的文章,希望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关注生命、思考生命和爱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训练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
2、 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探究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生命、思考生命的意识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老师提点,学生学会阅读议论文。通过资料,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孩子心是玻璃做的? 临高县临城镇20岁女孩小燕,从小性格比较内向,不爱发脾气。2002年端午节前几天,正上初一的小燕动不动就和父母发脾气,之后好几天没上学。端午节那天下午,小燕放学回家后,就径直跑进了厕所,把门关了起来,很久没出来。父亲见厕所里有鲜血随着水流出来,就赶紧把门踹开,小燕正躺在地上,右手腕用刀片割了一个深口,血不停地流着。小燕经医院抢救出院后,精神一直不好。2002年9月的一天,小燕“疯”了,要么胡言乱语,要么一直傻笑,只睡在地板上。症状严重时,砸窗、砸床,甚至脱光衣服跑出去。父母把小燕送到省安宁医院治疗,得知她患的是精神分裂症。因患精神分裂症,经常四处“裸奔”,小燕治病花掉全家积蓄。父母不得已把她关在一个安装了铁门铁窗的房间里,只有一个脸盆、一床被子和一张草席。5年了,这个像牢笼似的房间就是小燕全部的世界。
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内,有20.4%的学生(男生为17.0%、女生为23.7%)曾经考虑过自杀;6.5%的学生(男生5.7%、女生7.4%)为自杀做过计划。据悉,该调查从2004年开始启动,涉及中国13个省的约1.5万名学生,其中女生数量略高于男生,平均年龄为16.3岁。所以,众多专家教授纷纷呼吁:加强孩子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二 把握课文内容
探究一:从文体角度讲这是一篇议论文,那这篇文章的议论中心是?(加强生命教育)
探究二:根据作者的观点,为什么要“呼唤生命教育”,分论点有那些?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明确:⑴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引证法)
⑵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⑶21世纪人的生命意识凸显(例证法)
探究三:压力过大,人们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那怎么样才能让人们幸免于难呢?
明确:从生命教育做起。
1、生存教育 2、生命价值教育 3、死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