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40字。
《论文艺的空灵和充实》课堂实录
宗白华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美学论文,对从未接触过文艺理论的高一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此,宗先生并未构建什么美学体系。一首绝句,一曲小令就会形成一片崭新的天地,几道溪水,数株松竹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这些就构成了一个个美的世界。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用艺术人生来丰富日渐萎缩的心灵,需要在艺术的“空灵”中寻找一种生命的“充实”。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要仅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上,还应美育精神,丰富性灵。
【教学目标】
1、 阅读文本,理清文章思路。
2、 理解“空灵”与“充实”的关系,进而理解作者的审美观。
3、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培养审美情趣。
【课堂实录】
师:宗白华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请一个同学读一下作者简介。
宗白华,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艺术审美观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宗先生这样一位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魂的大师的生命哲学和情理交融的审美观,《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即选自《美学散步》。(以上内容用幻灯片展示)
(学生读)
师:(板书“美”)哪位同学来谈谈什么是美?
生1:下雨的时候,雨能使我心情舒畅,所以下雨是美。
生2: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独特之处,这种独特就是美。
生3:校园的长廊周围开满了月季花,月季花下面还有一朵朵不知名的小野花,我走在长廊上,心情愉悦。这时候我感觉到了美。
生4:世界上的万物和谐相处,和谐就是美。
生5:残缺也是一种美。 如《红楼梦》,如维纳斯。
师:可见,大千世界,春华秋月,碧海蓝天,使人流连忘返,是美;一部名著,一座雕像,使人陶醉其中,也是美。我国古代的艺术家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艺术品,同样是美,那么,美到底是什么, 我们今天就跟着宗白华先生的脚步,去探寻艺术作品中美的真谛。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下文章的结构安排。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师: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可说是一目了然。
生:(七嘴八舌)这篇课文有三部分,先总说,而后分别论述空灵和充实。
师:好。我们先请一个同学来读总说的部分,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标划出重要语句。
(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划)
师:读的不错,声音清晰,读音准确。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这篇文章的中心话题,大家认为是什么?
生: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