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50字。
让网络化学习与传统语文教学接轨
万安窑头中学 肖达辉
网络时代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而读写训练又离不开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交流.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正是说“读写”与“交往”的关系。因此,多年来,我们提倡学生多读多写并走向生活,的确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而且这个特点至今未变。但是,在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化学习已成为学习的至爱。我们应该思考语文教学如何在保持其特点的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让网络化学习与传统语文教学顺利接轨,使语文教学与时俱进。
(一)只有接轨,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今,针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不少教师寄希望于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达到使学生热爱语文的目的。可学生只保留“三天新鲜”之后,又回到老样子。任你的课件形式如何多样,声音图象如何丰富,学生依然无动于衷。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会发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辅助”教学上,各种现代化工具也只是教师的“教具”,还没有成为学生的“学具”,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设计好的各项程序和现成的答案。如果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仅停留在“辅助”上,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无法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无法提高,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平常的,仅靠一本书,一支粉笔,教师的一张嘴的传统教学,就更难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了。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让网络化学习与传统教学接轨。
(二)只有接轨,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大多按课恰前编制的教案、学案上课,学生只求听懂,会用。就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多为演示课件,演示的内容也是课前预设好的,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学生围着“教案、课件”转。比如:有个教师讲《逍遥游》,通过课件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了荷花怎样的品格?学生回答表现了荷花的纯洁、清正,老师也认可这种理解,但是课件给出的答案是“质朴”,然后教师又用一大段话来解释为什么这句话也表现了荷花的质朴。整个过程师生都被课件捆住,随之课堂活力也被窒息了。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生命活动,这是有道理的,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有感情的交流,创造的快感和探索的乐趣。要使得课堂有活力,有乐趣,就要让学生冲破教师预设的牢笼,让教师摆脱课件预设的束缚。在充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弊端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模式——网络化学习,由于它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所以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外,网络化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所以对教师的作用也进行新的定位,即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的这种角色转变要求教师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于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设计网络化学习环境,这就为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只有接轨,才能为学生构建一个新型的动态开放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充满愉悦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铺好路。网络化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