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90字。
校本教研引导下的作文教学反思
应城市杨岭初中 李 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了校本教研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校本教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下面,笔者就校本教研下的中学生作文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中学作文教学做些探讨与反思。
一、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困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也出现了以真实生活的逻辑起点的新作文教学尝试和探索,但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还是一个“老问题”:作文训练无序可依,随意散漫,高能低效;作文指导仍“目中无人”,与学生实际脱节,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作文教学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为应试而指导,为应试而作文,偏重于讲写的方法技巧。学生也依然怕写作文,写作兴趣缺乏,觉得无话可写,面对文题,话题思路枯竭,随意编造,假话套话连编;学生作文依然“贫血缺氧”,千人一面,似曾相识,抄袭现象严重……
二、新课改下作文教学反思
针对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困惑,笔者所在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在学校校本教研专班指引下,开展了作文教学反思,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我个人几点浅薄体会是:
1、培养兴趣,注意激发写作欲望
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主要的内驱力。所以指导学生作文首要应培养其兴趣,激发写作欲望,活跃写作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对作文的命题、体裁、立意等方面放宽要求,可让学生题目自拟,立体自选,立意自定,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鼓励学生打破思想禁区,真正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样,学生自然会乐于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手写我口,我笔录我心”。
在日本,认为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其中第二个重要方面“有东西写”与第一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紧密相联,没有写作兴趣和动机,就不会积极搜集材料,就不会“有东西可写”。
例如,在作文评讲课上,可经常有意识地找一些有情感真挚,富有个性的习作,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