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作者:佚名  时间:2007/4/18 8:07:4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404
  很多学校的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作文教学常常根据教师的性趣和爱好来进行,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中学毕业生没有真正学会写文章,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也不会写文章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有一部分大学生终身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最近呼唤作文教材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全国统编的中小学作文教材问世之前,我想,谈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或者说怎样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较快地收到实效。根据我本人的写作实践和三十多年的经验教训,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一、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制定完整的作文教学规划。
  一切为了学生,就是高度重视我们的施教对象学生。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包括作文教学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试想一下,如果有一百名学生进入初中或者高中,跟你学语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你是否想到 ,如何使这一批学生三年后也就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学会写文章。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该能写一般的记叙文和说明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写较浅易的议论文。而高中毕业生则应该能写复杂的记叙文,抒情散文和小说,能写正面立论的文章和驳论文章,还能写一些诗歌,有些较出色的学生甚至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因此语文教师在学生刚进入初一或高一时就要制定整个学段即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计划。这个计划分两条线来设计,一条是文体训练系统,另一条是作文的能力训练系统。关于文体训练系统就是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确定每个年级的重点。高中一年级重点训练学生写复杂的记叙文,要教会学生写出事件的波澜和细节,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高中二年级重点训练学生写议论文,也可以写一些说明文。高三年级要全面系统地训练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在抓好基础等级的基础上狠抓学生的发展等级方面的训练。在强调文章内容深刻、丰富的基础上,着力抓“创新”和“有文采”这两点。
  关于另一条作文能力的训练,要把作文的各个环节训练分散到各年级之中进行,如审题、立意、布局(编写提纲和选择材料)、谋篇(主要指材料的取舍、详略和材料的顺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过渡,照应、象征、衬托、铺垫、比兴等写作技巧以及修饰语言等。这些内容往往这在课文教学中已经讲过,但学生往往不会运用,所以要专门安排写作课来系统讲。作文前要搞好作文指导,作文后要及时批改和讲评。我想强调一点,讲评比批改更重要。讲评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学生作文中存在共性方面的毛病。批改时一定要记录下来,讲评时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关于教师批改的时间紧张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轮着批和打分相结合的办法,即每次详改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则采取简单阅一下就打分的办法。每次讲评要确定一两个重点,不要什么都讲,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可以集中讲评,如这节课专讲错别字,那节课专讲语病,还可以专讲人物描写,侧面描写,文章结构等等,总之,认真搞好作文讲评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要狠抓学生的阅读,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学理论告诉我们: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中学生由于生活单纯,又不可能事事亲自去实践。靠生活积累的素材往往很单薄。因此,他们只能通过阅读来积累。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意思。说到中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我认为除了自己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留心记录之外。主要靠阅读前人的作品,前人的作品是前人生活经验的结晶,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借鉴。现在的这套高中教材,除了编六本教科书,还编了六本《语文读本》,目的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语文课本和读本选的都是古今中外一些名家的作品,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大,写法很有特色且文笔优美,本身就是我们的写作范文。他们的材料我们可以选作写作素材,他们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模仿,他们的语言我们可以借鉴,甚至直接引用,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例子,我们还是好好学习一下课本吧!
  有一些学生在考试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我们可以教他三招:第一招是就地取材,那就是用试卷上的材料,以高考卷为例,一份高考试卷有一篇社科文阅读,一篇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阅读,一篇文言文阅读和一首古诗鉴赏,还有要默写的名言警句。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材料。第二是利用课本资源,从初中到高中我们学了不少课文,这些课文中材料都可以拈来作为中考或高考的作文素材。据有人统计,每年高考作文都有考生引用司马迁和屈原的材料,而不管话题如何。第三是对所给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挖掘。近几年高中考作文都给了材料,考生如何挖掘材料,选择好自己善于写作的角度,写出新颖有创见的文章来是决定作文成功的关键。当然如果自己在备考中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试卷中给的材料也可以不用。但对材料给累较差的学生来说,试卷给的材料“不用白不用”,技巧在于如何选准切入点和如何活用给定的材料。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教课文时,尤其是在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时,一定不要大而空的分析,要结合学生的写作实践,突出那些学生容易学到手的写作技巧和特点,教学生认真学习模仿,可以配合一定的片断作文进行练习。如学习小说时,人物描写有特色的,那么课后就让学生写人物,练习肖像描写。再如学习说明文,文中按空间顺序说明很有特色的,就让学生按空间顺序描写某个建筑物,某个公园等,总之决不能为了教课文而教课文,一定要把课文教学(包括精讲篇目和阅读篇目)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三、介绍几种具体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供老师们训练学生时参考。
  1、  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
  不少学生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或者说写不够字数。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写记叙文时要注重细节描写,写出事件的波澜,还要注重侧面描写。如写我的妈妈,事情写完后还差200字怎么办?可以写父亲眼中的妈妈,奶奶眼中的妈妈,这些都是侧面描写,还可以写邻居眼中的妈妈,作对比也好,作铺垫也好,这样字数就够了。写议论文有句话叫着“字不够正反凑”。也就是正面议论后再反面议论,举正面的例子论证好处,再举反面例子论证危害。这样字数就够了。
  2、  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元朝乔梦符的作文六字口诀是“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要使文章的开头写得漂亮。
  清朝人唐彪说 :‘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一定要重视文章的开头。
  下面我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
  其一、开门见山法。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开门见山 ,点明主题,常常使读者(阅卷者)一下子就接触到主题。
  其二、比喻法开头。开头用比喻使文章生动形象。如《理想》一文的开头“理想是夜行人的灯光,理想是运航者的罗盘,理想是人生乐章的主旋律,理想是人生图画的主色调。”再如《漫谈人生》的开头“人生是一条路,人生是一条河。”
  其三、排比法开头。文章开头用排比能增加文章的气势。如《选择诚信》一文的开头是:“鸟儿可以选择天空,鱼儿可以选择海洋,花儿可以选择土壤,而我们则只能选择诚信”。
  其四、起兴式。
  其五、名言警句式。
  其六、设问式。
  其七、对比法开头。。
  其八、写景状物法。
  其九、设置悬念法。
  其十、反弹琵琶法,也叫逆向思维法。四至十举例略。
  3、  如何写好文章的结尾。
  下面介绍几种作文结尾的方法:
  其一、自然结尾法:如写记叙文,事件记叙完了,就自然结尾了。
  其二、总结结尾法: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结尾是:“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集中写出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其三、照应结尾法:开头点题的文章,显得首尾呼应,结尾完整。如《颐和园》一文的结尾:“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去游赏。”还有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的结尾。
  其四、引申结尾法:结尾由此及彼,进行引申,可以深化主题。
  其五、抒情结尾法: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尾。
  其六、篇末点题法,也叫卒章显志法,这样的结尾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
  作文结尾的方法很多,如引入式,评价式,畅想式,升华式,有些作文结尾的方法应在小学训练,可惜现在的初中生、高中生也有一部分人没有掌握。
  4、  自由命题作文应该如何拟题。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完整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好标题,往
  往能够起到先声夺人吸引读者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作文拟题的方法:
  其一、移用行话,例如有一篇写“路”的文章,题目可拟成“条条大路通罗马”。
  其二、反弹琵琶法,例如“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弄斧必须到班门”,“三个臭皮匠,怎抵诸葛亮”。
  其三、巧用修辞法,例如:“聊天是治疗孤独症的良药”。
  其四、活化诗歌法,如“真理诚可贵,理智价更高”,“怎一个‘情’字了得?”。
  其五、旧瓶装新酒,即赋予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新意。如“宝钗喊冤”,“楚怀王的忏悔”。
  总之,作文拟题和作文开头、结尾的一样,方法很多,学生只要能掌握其中的几种,就不难写出好的文章来。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就是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作文的时间,一学期要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时间训练作文,课文可以少上一点,但作文一点也不能放松。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