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20字。
一、了解作者曹禺与《雷雨》反映的社会背景。
曹禺(1910—1997年),现代著名剧作家,原名万家宝。他从小迷恋戏剧,清华大学毕业后,专攻欧美戏剧、文学,特别是希腊三大悲剧家、莎士比亚和契诃夫的剧作。现实主义悲剧《雷雨》是他大学四年级时创作的第一部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雷雨》以1919处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对周朴园和鲁贵两家之间爱情、血缘和阶级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带有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反动、腐朽的本质,预示了垂死的旧制度必将灭亡。
《雷雨》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一问世就轰动剧坛。60多年来,它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的精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它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观众。《雷雨》的诞生,预示着中国现代戏剧将揭开崭新的一页。事实证明,它已成为中国现代戏剧(话剧)的经典之作。
二、分析错综复杂、慑人心魄的戏剧冲突。
整部《雷雨》,人人、事事、处处、时时都充满了矛盾冲突。全剧写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周朴园、周繁漪、周萍、周冲;鲁贵、鲁侍萍、鲁大海、鲁四凤。他们之间的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兄妹的关系又和阶级关系、血缘关系、爱情关系纠合在一起,以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为主(又以周朴园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派生出许多的矛盾冲突:有凌辱与被凌辱、专制与被专制、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冲突;有思想性格上的、血缘伦常关系上的矛盾冲突;有许多感情上的纠葛。在这些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上层人物与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凌辱与被凌辱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周朴园与繁漪夫妻之间的封建专制与反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带有社会性的。这三对带有社会性的矛盾冲突在课文节选部分就占了两对。
本剧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后,以鲁四凤、周冲、侍萍三个人几乎同时死亡而达到高潮。这玉石俱焚的悲剧震人心弦、慑人魂魄,令人久久回味、深思。
课文节选部分包括两场戏: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一场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带有社会性,是全剧最重要的矛盾;其间又以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为主要矛盾。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
1、不期而遇
周朴园与鲁侍萍分离30年,在虽然换了地点(由无锡迁到北方某大城市),但内部陈设未变的周公馆客厅里不期而遇,拉开了矛盾冲突的帷幕。30年前,侍萍被周家赶出家门后,抱着与周朴园生的第二个儿子(一个生下只三天的奄奄一息的婴儿,后来的鲁大海)投河自尽被救,在生活的底层苦苦挣扎了30年,不料女儿四凤又落周家当女佣。四凤与大少爷周萍(其实是她的同母异父的哥哥)暗中相恋成孕,其恋情被苦苦恋着周萍的繁漪发觉。繁漪借自己的独生子周冲追求四凤,觉得不妥当为由,约请四凤母亲鲁侍萍来周公馆谈话,委婉地辞退四凤。因此,侍萍才有机会重入周家门,与30年前的旧情人周朴园相遇。课文情节开始之前,侍萍已先和繁漪谈过话,并发现这是周朴园的家,正心慌意乱、心事重重之时,周朴园出现在她在面前。因周朴园深信侍萍于30年前已投河自尽,所以,乍一见面,根本不认识她,以为她是家里新来的下人。当然,30年的沧桑,侍萍容貌大大地改变也使得周朴园一下子认不出她来。
周朴园与鲁侍萍二人相见,一个已知内情,一个还在五里雾中,于是,产生了以下的情节波澜。
2、初疑
侍萍尽管老得使周朴园认不出来,但她那熟练的关窗户的举止,使周朴园对她有似曾相识之感。所以,当侍萍关好窗准备走时,他忽然觉得他很奇怪,对她说:“你站一站。”接着问:“你——你贵姓?”这时他觉得她有点像侍萍,但又觉得不可能是她。看到这里,大家以为侍萍快要暴露身份了,气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