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修改与评价”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高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15 16:52:1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50字。  
作文修改与评价
一、教学目标                        
运用发展性评价,通过“照应”和“点破”来克服分析论述时游离中心的现象,并学会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作文。
二、教学重点
    运用发展性评价,通过“照应”和“点破”,克服分析论述时游离中心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
学会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作文;学会评价与自我评价。
四、课前准备
1.结合《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进行一次议论文写作的专项训练,明确训练要求和评价标准。
2.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并填写好《打分评价表》,教师了解并总结学生作文情况,选出准备评讲的典型的作文按原稿复印。
3.上课前一天发还全班学生各自的作文以及将要评讲的作文,按要求预习。
五、课时安排
1课时(10月18日下午2:00—2:45)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提问:考场作文最可怕的是什么?——偏题、走题!
    考场上写议论文最无奈的是什么?——行文游离中心或与观点若即若离!
可举一例:中心观点: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发展
原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他对大自然的感悟,“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是他对作文的独到见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他对词坛的莫大贡献,他的书法列为宋四家之首,他的竹石画也名冠一时,他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更是为人仰慕称道,他的天才,让语堂先生含笑,称他是一个“乐天知命的天才”;让秋雨先生叹服,“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改段:他的素养何其博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他对大自然的感悟,“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是他对作文的独到见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他对词坛的莫大贡献,他的书法列为宋四家之首,他的竹石画也名冠一时,他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更是为人仰慕称道,他以他的人文素养成就他的天才,让语堂先生含笑,称他是一个“乐天知命的天才”;让秋雨先生叹服,“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照应”就是处处与中心联系,“点破”就是揭示材料中蕴涵的与中心一致的观点。这样就能克服许多同学经常出现的行文游离中心的弊端。
二、导评(5分钟)
我们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后,进行了两次议论文写作的专项训练,要求大家在写作时一定注意要有鲜明的观点。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观点是否鲜明呢?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量表。
“议论文观点鲜明”评价量表(实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