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的卫道巨擘——韩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21 8:49: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400字。大唐帝国的卫道巨擘——韩愈 
(769—824)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苏轼在 
《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赞扬说:“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 
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 
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尽管 
韩愈生前生后,褒贬莫一,但总的说来,一直享有很高的声名。在明朝以后,甚至 
被当作神在吏部和学府中供奉。韩愈不仅是唐宋古文运动中的一员健将,也是由汉 
唐注疏之学向宋明新儒学转变过程中的一位关键人物。 
一、坎坷仕途  刚直秉性 
    韩愈率退之,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生于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西)一 
个世代官宦之家,因他的先世曾居昌黎(今辽宁义县),故韩愈也自称昌黎人。七 
世祖韩茂曾于后魏立过大功,被封为安定王。父韩仲卿,做过武昌(今湖北鄂城) 
令,官至秘书郎。在任武昌令时,因为政清廉,爱民如子,离任后当地百姓为他树 
碑颂德,当朝大诗人李白写了《去思碑》赞扬他的政绩。韩愈的叔父韩云卿曾任监 
察御史,以文章名于当世。韩愈的伯兄韩会官至起居舍人,后来贬韶州刺史,善清 
言,有文章。韩愈就出生于这样一个累世官宦的书香之家,自幼受到家学熏陶,对 
源于中土的儒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韩愈的母亲早逝。3岁时,他又失去了父亲。小小年纪痛失双亲,他的伯兄韩会 
承担了抚养他的责任。韩会对韩愈后来的学术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宋人王钅至甚 
至认为韩愈“本六经、尊皇极、斥异端、节百家之美而自为时法,”是由“兄弟师 
授”[注]。7岁时,韩愈随伯兄来到长安。这时,韩愈已能立志于学,一日能记诵数 
千言,言出成文。所学包括经、史、百家之言,而以儒家文化的经典六经为主。 
《旧唐书·韩愈传》说他“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他在后来《答李翊书》中也 
说:“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注],表明他自幼服膺孔 
孟,崇信儒经。这种读书生活对于他后来高举儒家正统的大旗,力排佛老“异端”, 
具有重要影响。韩愈不仅努力钻研六经,而且对三代两汉的古文也有特别浓厚的兴 
趣,尤其喜爱司马相如、董仲舒、司马迁、扬雄的文章,他后来力倡文学创新,鄙 
时文而尚古文,在青少年时期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韩会因党元载,被贬官岭南韶州,这时韩愈年仅10岁,随 
伯兄到了南方。不久,韩会病死于贬所,韩愈由兄嫂郑氏抚养,护送伯兄的灵枢归 
葬于河阳老家。唐德宗建中、贞元间,李希烈、朱氵此相继作乱,中原多故,韩家 
百口避地江南。动荡不安的时局,促使韩愈早年就萌发了治国平天下的志向;长途 
的颠沛流离,又使他养成了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而避地于江南,又使他有一个难 
得的机会讲习学业,沉湎古训。 
    贞元二年,韩愈从江南来到京城长安。这是他第二次到长安。这年他刚满19岁, 
但已尽能通六经、百家之学。在京城,他不仅目睹了繁华的街市,更深深体会到进 
士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这促使他也跃跃欲试,想摘取进士的桂冠。他投文于公卿 
间,故相郑余庆颇为延誉,韩愈由是知名于时。据们日唐书·韩愈传》说,大历贞 
元间,当朝文士中兴起了一股“尚古学”的风气,效法扬雄、董仲舒之述作,而以 
独孤及、梁肃二人最称渊奥,为儒林推重。韩愈与他们交游,深受他们的影响,锐 
意钻研,”欲自振于一代”,初出茅庐的韩愈,更加坚定了起衰济溺的信念。第二 
年,他到州县求举。但经过四次考试,到贞元八年,陆贽主持科举考试,经过梁肃 
引荐,韩愈考取了礼部进士。这一榜进上除韩愈外,还有欧阳詹等,多为天下名士, 
当时号称“龙虎榜”。 
韩愈得到了功名,他的第一个愿望已如愿以偿,应该说是春风得意,下一步只 
等入仕做官了。但是,按照唐朝的制度,学子中了礼部进士后,只能说初步具备了 
入佳的资格,新进士还得经吏部考试合格,才能得到一官半职。第二年,韩愈就满 
怀希望地应试吏部的“博学宏词”科,但连续三年应试,均告失败。此时韩愈已28 
岁,到京求位已历十年,犹未得一官,他心中极为焦灼,深感命运的作弄。他就象 
一匹栏中的骏马,渴望驰骋,但得不到机会,加上长安开销很大,此时他已囊中羞 
涩,于是只得以文章作为见面礼,奔走于权贵之门,希望有一位伯乐能够欣赏他的 
才华,对他加以提拔奖掖。 
    这年正月,他曾三次上书宰相,以优美的笔调,表白自己的抱负和才华,以及 
穷愁潦倒之态。他说: 
    今有人生二十八年矣,名不著于农工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