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案:诗歌鉴赏之形象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11 16:24: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4580字。包括形象分类、命题特点、答题步骤、课堂练习、强化训练等。
高三语文教学案:诗歌鉴赏之形象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具体考查内容;
2、掌握诗歌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一、考点诠释
诗歌的形象,包括四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
一是指诗歌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陌上桑》中的秦罗敷,《李凭箜篌引》中的李凭;
二是指诗歌中诗人摄取的历史人物等,如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年少英雄周瑜。
三是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如《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登高》中“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傲岸不羁、蔑视权贵的李白等。
(二)物象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类诗叫“咏物诗”,即托“物”言志,其所托之物就是“物象”。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三)景象
景象即景物形象,常指借景抒情诗中的的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景象常常寄托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
“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勾画出杨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凄凉难耐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几个意象刻画了击退金兵的情景,在表明南宋人民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的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收复中原之志。
二、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