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题,约4550字。
《泪珠和珍珠》同步训练
供稿人:葛法新
【同步达纲练习】
1.下列句子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颔首(hàn) 荒芜(wú) 分泌(mì) 冥顽(míng)
B.泪痕(hèn) 郁结(yù) 牡蛎(lì) 颤抖(chàn)
C.背负(bēi) 庐墓(lú) 涕泪(tì) 虔诚(qián)
D.花瓣(bàn) 自诩(xǔ) 罪孽(niè) 观音(guā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领悟 饱经忧患 摧泪 未老莫还乡
B.海峡 境界尤高 陶气 还乡须断肠
C.阔别 相拥而哭 呆傻 徒夸好颜色
D.真挚 倍尝苦难 耶稣 男儿有泪不轻弹
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教育部要求有关单位限期退还其被占用的校舍。
B.英国原本有可能大规模种植一种抗除草剂的油菜,但由于抗议团体的干预,使这项计划最终泡汤。
C.李教授在其新著中以较大篇幅讨论了《良友》通过封面设计、明星照片、新潮服饰等所“创造”出来的都市需求。
D.他这次访问日本要同日本国会和朝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1)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和《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对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是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2)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记得国文老师还特别加以解说:“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经老师一点醒,我们就尽量在诗词中找具象与抽象对比的例子,觉得非常有趣,也觉得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
(3)不知愁的少女,最喜欢的总是写泪与愁的诗。有一次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有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