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思维出发──一次作文教学设计,约2785字,设计巧妙,注重课本资源利用,着眼学生思维特点,有紧扣高考作文命题方向,很实用!
广西柳州市一中 梅培军
设计背景和意图: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以人生、社会为话题来作为中学生作文的训练的题材,这些话题无疑是最好的题材和了解学生的最好的窗口。然而由于中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于这一类的话题,所写无非是无病呻吟之作,没有真实情感,反而达不到写作训练的目的,写作的思维和能力素养都得不到培养,于是就陷入了价值取向与写作思维训练之间的两难困境。所以在这次作文训练中,我从学生的写作心理、写作的兴趣、激发想象力的角度,结合所学课文的文化资源设计了这样一个作文题。试图通过这种模式的作文训练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注重文化传统的积淀;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本的文化资源,教会学生积累整合文化知识,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设计:
“孔子、荀子、庄子、鲁迅、聂绀弩”这些人物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属于不同的学派,具有不同的思想,假如这些人物相遇会发生什么呢?思想的交锋和冲突,时代的差异和不同,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局面呢?
请以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物中的1—3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选,不少于800字。
作文指导:
这些人物都是我们在近期学习的课文的作者,作为文学常识我们都应当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我们可以对他们的思想观点进行评述,最好针对其中的一两个观点进行评述,不宜面面俱到,如果能够结合现实社会和个人的体会对其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进行剖析会成为写作的亮点。也可以对于两个人物的思想进行比较性的评述。在提示语中已经指出,这些人物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属于不同的学派,具有不同的思想,写作中可以假设这些人物相遇会发生的思想的交锋和冲突。
首先“孔子、荀子、庄子”与“鲁迅、聂绀弩”是古今的不同;孔子、荀子又同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而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一个主张入世,一个主张出世,这是学派的差异,也是人生态度的差异;鲁迅曾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我们也刚学过聂绀弩《我若为王》,文章对封建王权和奴性思想进行了批判,现代和传统、古和今就成了一对矛盾,我们可以作议论,还可以大胆展开联想编写故事。
作文总体评价:
在这次作文中,学生都能言之有物,能正确把握几个人物的思想观点,评述正确,有的学生能对传统文化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