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老师《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与评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23 17:42:5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570个字。
  余映潮老师《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与评点
  执教:余映潮整理、评点:杨晓梅
  时间:2007年1月14日 
  地点:吉林大学附中
  师:同学们,上课!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人说了三句话这样来评价它。第一句话,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第二句话,这篇课文的片断的描写是多么生动啊。第三句话,这篇课文表现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围绕这三句话来进行。
  (评:这是匠心独运的课始。开场即道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直入主题,简捷明晰。尤其是在这里,教师将自己颇具个性化的研读所得,巧妙地传达给学生,在学生心中荡起涟漪,引起共鸣,体现了教师研读教材的独辟蹊径、高屋建瓴,也表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细节上处理运用的艺术,令人耳目一新。)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课文,然后来谈谈你感觉到的这一篇课文的特色。
  (屏幕显示)
  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以“《云南的歌会》特色概说”为话题说话。
  (教师提示:所谓“特色”,从小处理解就是“特点”。)
  (学生速读课文。自由发言。)
  生1:这篇文章的语言生动自然,读起来很有亲切感。
  师:特点之一,语言很生动,很亲切。
  生2:这篇文章用了许多四字词语,读起来充满诗情画意,节奏感强。
  师:你体会到了课文的用词之妙。
  生3:这篇文章多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突出云南这一地方人们联系语言的特点,也为后文比赛、比拼才能、唱山歌这些情节作铺垫。
  师:啊,细节描写生动。
  生4: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文章有三个部分,从这三个部分可看出云南歌会非常热闹,而且具有民族色彩。
  师:是啊,山野里的对歌、山路上的漫歌、歌会里的传歌,三个部分组成云南的歌会生动的、纷繁的、美好的画面。
  师:好。老师来讲一讲。
  (屏幕显示)
  课文线索清晰
  生活内容丰富
  语言别有风味
  片段描写精彩
  师:(边读边讲述)这篇文章的特色表现在多方面。第一,线索是清晰的,歌会、唱歌贯串全文,全文由唱歌联系起来,因此文章有一条线索。第二,生活的内容很丰富,有各种场面的赛歌、唱歌、传歌、学歌,还有各种不同人物、不同身份的人来参加这些活动。第三,语言别有风味。待会儿我们展示一组词,这是在云南歌会生活里所特有的。第四,片段描写精彩,几乎每一个大的段落里都有很好的描写细腻的语言片段。
  师:我们再来体会它的语言风味。你们看,这些词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很少见。它们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生活气息。大家一起读起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