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90字。
新课程之研究性学习课堂:撰写调查报告
(ht88111)
授课时间:2008年4月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第四阶段:撰写调查报告(课题结题报告)
教学目标:学会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协作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训练表达成果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分层推进法、讨论互动法。
重点:了解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格式。
难点: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从本节课开始,同学们将学习写作“调查报告”格式中的每一部分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以及写作的基本要求。写作“调查报告”实际上是在以前的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完整的向他人介绍你做了什么方面的调查,怎样做的,以及调查的结果、结论是什么,读者从这些内容中,得以判断你对主题理解的程度、判断你是否掌握和遵循了科学的调查方法,调查的结果是否真实,结论是否科学,调查的水平怎样等。
写作“调查报告”正如同写作文一样,没有固定的形式与结构,但是对我们初学者来说,第一次写作还是按一个固定的格式来写为好,待以后熟练了,再行变化。下面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格式一一进行介绍,供我们写作时参考、借鉴和学习(也可以参考教材P109—P112)。
格式的第一部分:调查报告的题目部分
调查报告的题目部分在于让读者很快明白“报告”的主要内容。它包含调查的基本信息。调查报告的这些内容,我们早就写好了,现在拿过来,放在“报告”的正中间就可以了(见以前的“开题报告”)。
(探究报告的题目)
班级:组长
课题组成员姓名:
指导老师姓名:
格式的第二部分:调查目的
它紧接第一个内容,写上“一、调查目的”。
这一部分主要是向读者具体交代小组当初为什么要确定现在这个课题进行调查(见以前的“开题报告”),概括地交代这个课题别人怎么说的(见以前的“统计”)。写这一部分时,你可以将读者当作一个对你调查的主题和内容完全不了解的人。你的任务就是让他们通过你的文字介绍对你的调查主题和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例如:
【调查目的:我们平时在课余时间发现班上的大部分男生嚼槟榔,其实他们都清楚嚼槟榔对人体的害处,但他们为什么还嚼呢?虽然家长和老师都不停地劝说他们,可是他们还照嚼不误呢?为此,我们特意对本班的男生进行调查,希望能了解他们嚼槟榔真实原因并提出建议。
格式的第三部分:调查方案
在这一部分紧接第二个内容,写上“二、调查方案”。
作者在这一部分要交代调查的时间安排、人员分工以及调查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等。人们通过这一部分,了解你获得资料、数据的方法,以及抽样、统计、分析的方法,并由此判断你的调查是否真实、成果是否科学(见以前的“开题报告)”。
下面列举一个例子,供大家写作时借鉴后、学习、模仿:
【1、问卷调查:我们随机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包括90份学生卷、60份家长卷)。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