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21 10:44: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8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00字,共一课时。
  一样怀古两样情——《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作者:程 莉 张 勤
  【摘要】苏轼、辛弃疾同为“豪放派”,我们设想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讲授“苏辛”同一题材的两篇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两首词开头写景、中间怀古、结尾抒情的比较去把握同一流派诗人的不同风格。一个豪放,一个悲壮,一样怀古两样情。 
  【关键词】风格;豪放;悲壮;比较阅读;求同辨异 
  一、教材分析 
  讲宋词就不能不讲到苏轼、辛弃疾,在词史上“苏辛”并称,同为“豪放派”,他们的诗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比较二人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应该说对古诗词的鉴赏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两首词的对比鉴赏阅读,要使学生明确鉴赏古代诗歌除把握意境、感受形象、体会艺术手法外,还应注意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以及诗词中的用典。 
  二、教学创意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将“苏辛”同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赏内容,明特点,求突破。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让学生先通过诵读全面把握诗词内容和基本手法,然后通过设疑讨论、创设情景,有意识地让学生进入诗词的探究情境之中,最后用音乐营造氛围,让学生诵读回味力争能当堂背诵。 
  三、教学方法 
  阅读鉴赏,求同辨异;反复阅读,仔细玩味。 
  四、教学过程 
  分三个阶段——导入新课、对比阅读、总结概述。 
  导入新课 
  基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对风格概念的把握,教师导语词可这样设计: 
  鉴赏古代诗歌,除把握意境、感受形象、体会手法外,还应注意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所谓风格,是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独特个性。如同为唐代著名诗人,同写友情,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居直到夜郎西。”杜甫说:“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淤堆。”一个清新飘逸,一个沉郁顿挫;同为宋朝著名诗人,苏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柳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个豪放,一个婉约,显而易见。不同流派的作家的不同风格是比较容易发现并明确的,但同一流派的作家风格是否完全相同呢?如苏轼、辛弃疾同属豪放派,同是怀古词,二者在风格上究竟是否完全相同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