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鲁迅相遇——钱理群教授给中学生讲鲁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7 8:57: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150字。与鲁迅相遇——钱理群教授给中学让讲鲁迅
  今年三四月份,我与南师大附中的老师一起进行了中学选修课的实验,开设了一门“鲁迅作品选读课”。首先,要向大家汇报的是,为什么要在中学开鲁迅的选修课?这同我的一个理想,一个理念有关系。曾经有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北大学生告诉我,在西方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原创性的、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思想源泉的大学者、大文学家。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能够到这些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他们所要面对的现实。每个国家都有这几个人,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比如说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托尔斯泰,法国的雨果,德国的歌德,美国的惠特曼,等等。在我看来,这样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应该进入高中的选修课。
  在我们中国,有哪些属于精神原创性的、源泉性的作家呢?和一些朋友讨论下来,有一个初步的想法,首先有四大作家,或者说有四大作品,应该在高中开选修课,第一门课是《庄子》和《论语》的选读,因为,《庄子》和《论语》是代表中国源头性的东西——道家和儒家;相对来说,《论语》的思想和文字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第二门课应该开唐诗选读,因为中华民族青春时期、成熟时期,健康向上的,极其丰富极其全面的一种精神是体现在唐诗上的,唐诗是处于青春期的文学,它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生命直接相连,中学生理解唐诗是最容易的,但不能像《唐诗三百首》那么编;第三门课是《红楼梦》选读,因为《红楼梦》是我们民族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是个总结性的文学作品;第四个就是鲁迅,鲁迅开拓了新的现代文化。这四个代表时期的作家作品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最高峰,都与青少年的心灵相连接。按现在的教学计划,每个中学生不可能都听,但如果能听两门,并且在中学时期将这两门学好了,将对这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也许我太理想主义了。当然,有的朋友还提出,能不能扩大到其他的作家作品,比如说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史记》,等等。但我现在主张先开这四大选修课,然后逐渐扩大,我觉得中学选修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原创性经典作家的学习为中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底子。这就是我为什么在南师附中开鲁迅选修课的一个原因。
  准备与设想
  1.在中学开鲁迅选修课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读什么、怎么读。
  应该说并不是鲁迅所有的作品都适合中学生读,鲁迅自己也曾说过“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对鲁迅没有好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选文有问题。所以这次在南师附中上选修课,我主要想探讨的就是这两个问题:一个是读什么,一个是怎么读,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
  2.在中学开鲁迅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鲁迅的问题。
  首先我要告诉孩子的是鲁迅是一个“真”的人,我要讲一个真的鲁迅。鲁迅真在哪里呢?他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而鲁迅求真的彻底性更在于他绝不向年轻的读者隐瞒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相反,他把真诚的自我袒露在青年面前,青年人可以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