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茹清平解读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示例题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11 10:0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56900字。
特级教师茹清平解读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示例题型,近6万字,详细,全面,适合高三考生考前复习。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题型示例分析
深圳市南头中学 茹清平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禅让 阐明 嬗变 煽风点火 潸然泪下
B.庇荫 纰漏 毗连 筚路蓝缕 蚍蜉撼树
C.侍奉 对峙 吞噬 恃才傲物 舐犊情深
D.湍流 祥瑞 揣摩 惴惴不安 气喘吁吁
【答案】D
【解说】本题考查对形近异读字的读音的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
这是2006年全国高考题广东卷的题目。考查字音的目的是正确认读汉字, 以词语为载体考查认读,是命题的一贯作法。该题涉及20个词语,其中,双音合成词12个,成语8个,都是常用词语,认读目的在于应用,认读汉字应当在积累和应用词语的过程中进行。
A项“禅”和“嬗”均读“shàn”,“煽”和“潸”均读“shān”,“阐”读“chǎn”;B项“庇”“筚”均读“bì”,“纰”读“pī”,“毗”“蚍”均读“pí”;C项“侍”“噬’,“恃”“舐”均读“shì”,“峙”读“zhì”;D项“湍”读“tuān”,“瑞”读“ruì”,“揣”读“chuǎi”,“惴”读“zhu씓喘”读“chuǎn”,读音都不相同的是D项。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滋润/蕴含 赡养/瞻仰 调试/调和
B.湖畔/装扮 怄气/枢纽 阻塞/边塞
C.造诣/逃逸 堤岸/提拔 抹黑/抹布
D.对峙/嗜好 竣工/英俊 强迫/倔强
【答案】 B
【分析】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能力层级A。
这是2008年全国高考题广东卷的题目。本题继续保持了全国传统命题的方式,在设计和选材上不断开拓广东命题的特点。题目采用分类组对的形式考查字音的识记,是广东自主命题的第一次,它具有以下的特点:①考查的量增大了;2007年列举了16个字的读音,今年列举了24个字的读音。②考查的类型丰富了;每一选项共设计3组词,其中第一组辨析形异音同(或音异)字,第二组辨析形近音同(或音异)字,第三组辨析多音多义字。这样的考查,分类明晰,关注点多,覆盖面广,有利于全面考查方言地区学生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能力。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畔”“扮”分别读pàn、bàn,粤方言有些地区对“p”“ b”两个声母的读音比较容易混淆; “怄”“枢”分别读òu、shū,两字都有“区”旁,容易读错,或者都读òu;“塞”是多音多义字,表示“堵住”、“把东西填入或胡乱放进”、“塞子”等意思时,读sāi,如“塞车”“塞牙”“塞子”,表示“可供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意思的,读sài,如“关塞”、“要塞”,表示“堵塞”意思的且用于成语和某些双音节词的则读sè,如“茅塞顿开”、“敷衍塞责”、“闭塞”等,这里分别读sè、sài。
A项中,“润”“蕴”分别读rùn、yùn,韵母相同,声调相同,声母的发音相近,广东人容易听错、读错;“赡”“瞻”分别读shàn、zhān,两字都有“詹”旁,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韵母相同,容易读错;“调” 是多音多义字,表示“调动”、“调查”意思的读diào,如“调兵遣将”、“调配”等, 表示“和谐”、“配合得当”、“调整”等意思的读tiáo,这里都读tiáo。
C项中,“诣”“逸”都读yì,两字读音相同,由于字形相差较远,有些人误认为是不同的读音;“堤”“提”分别读dī、tí,形似音近,粤语中更多的人把“提”错读为tí;“抹”是多音多义字,在“抹布”、“抹脸”词语中读mā,在“抹杀”、“抹黑”、“抹脖子”等词语中读mǒ,在“拐弯抹角”一词中读mò,这里分别读mǒ、mā。
D项中,“峙”“嗜”分别读zhì、shì,一般容易把“峙”错读为shì;“竣”“俊”都读jùn,是形近音同;“强” 是多音多义字,表“态度强硬不屈”意思的读jiànɡ,如“倔强”,表“健壮”、“坚强”、“程度高”等意思的,读qiánɡ,如“强大”、“强风”“强烈”等,表“迫使”、“勉强”意思的读qiǎnɡ,如“强迫”、“牵强”等,这里分别读qiánɡ、jiànɡ。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蹂躏 深邃 急流勇退 各行其事
B.联袂 赝品 翻云复雨 集思广益
C.璀灿 蛰伏 明火执仗 出奇制胜
D.盘桓 羸弱 如法炮制 别出心裁
【答案】D
【解说】本题考查对音同、义近字的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
这是2004年全国高考题。汉字形音义一体,正确书写汉字的前提是理解字义,牢记字形,字的使用离不开词语,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理解字义,牢记字形,是字词教学的正途。命题坚持以词语为载体考查汉字书写,思路是十分正确的 —道题涉及16个词语, 包括双音合成词8个,成语8个,引导学生扩大词语积累范围,增大词语积累数量,导向作用是积极的。考点的设计部位很讲究,都设在词语容易写错的字上,而写错的原因都是不理解词语的意义。
“各行其是”、“翻云覆雨”、“璀璨”这几个词语中都有错别字。 A组中“各行其事”中的“事”是错字,该成语的意思是各做自认为正确的,本字应为“是”。B组中的“翻云复雨”的“复”错,应为“覆”,这两个字的词义不同。“复”的意思是“再一次”,而“覆”的词性是动词,从词的构成可以判断出该用“覆”字。C组中的“璀灿”的“灿”错了,应为“璨”。只有D组没有错字,故选D。
4.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按照上级布置,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映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答案】D
【解说】本题考查对音同、义近字的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
这是1992年全国高考题。这道题与第2题相比较,难度增加了,考生要注意范围不仅仅是成语或某些词语,而是整个句子。 “反映”应为“反应”、“貌和神离”应为“貌合神离”、“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 “反映”与“反应”属近义词,“和”与“合”、“急”与“及”,读音相同,而字形差异较大,属同音字的误写。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答案】D
【解说】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级。
这是2004年全国高考题广西卷题目。标点符号服务于语言表达,其使用规则就是标点符号正确应用于语言表达的规则。因此,只有在语言表达中,辨析标点使用正误这项考查才有意义。单纯从掌握概念性知识的角度考查标点符号使用规则是毫无意义的。本题涉及书名号、冒号、问号、分号等误用。 其中逗号(语句中小停顿)和句号(两个句子末尾处的大停顿)都没有问题;A项两个书名号应改为引号。B项“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这不是问句,不能用问号,而应用句号。C项“有的请她讲”“有的追问她”后面的冒号去掉。
6.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____的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____。
A.暴发 抚养 盈利 B.暴发 赡养 营利
C.爆发 赡养 盈利 D.爆发 抚养 营利
【答案】B
【解说】本题考查近义词和同音词的辨析,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级。
这是2004年全国高考丁卷题目。近义词语辨析,指的是能够辨析为了表达某个意思,所提供的一组近义词语中使用哪个词语更恰当。句子的语意、语气是辨析词语使用正确优劣的根据。本题主要是考查动词、形容词等近义实词的运用,试题中要求考生理解和选用的词语,既包括意义非常相近的同义或近义词,如“盈利/营利”等,但也包括一些意义虽并不那么相近但比较容易混淆的词语,如“抚养/赡养”等。 “暴发”和“爆发”使用较为常见,也容易出错,“暴发”着重在突然性,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只用于洪水,有时用于突然发财、得势或突然兴起的个别事物。“爆发”使用范围较宽,如火山、火势等,本句说的是山洪造成的危害,应用“暴发”。“抚养”和“赡养”主要是使用对象不同。“扶养”一般用于长对幼,“赡养”一般用于幼对长。成年子女对父母是晚辈对长辈。应用“赡养”。“盈利”是所获得的利润。“营利”是指谋求利润。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主要目的是谋求利润,此处应用“营利”。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岁月。
B.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比赛。
C.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答案】D
【解说】本题考查成语正误辨析,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级。
这是1994年全国高考题。成语使用正误辨析,考点基本设在成语的基本义上;理解成语的意思,就能够辨析使用正误,不理解成语的意思,就无从下手辨析,这个命题思路是正确的,有利于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积累成语。A项“岁月”:年月,使用场合不当,“岁月”不能和像“七百多个”这样具体的数量短语搭配,而且集合词不应该用具体数字修饰,改用“年头”或“春秋”;B项“染指”是“分取非分的利益”的意思,是个贬义词,用在“我国选手”身上,从感情色彩讲显然是不对的;C项“造诣”是指“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把这个词用在只是学习好、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