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20字。
《荷花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荷花淀》被安排在必修3的小说单元,属“扩展阅读”篇目,是在学习了“基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阅读延伸。
《荷花淀》曾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是孙犁及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小说用散文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白洋淀的自然美和人情人性之美,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它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但作者却用诗意的描写代替了对残酷战争场面的重现,而且这并未削弱小说对战争的谴责和控诉力度,相反,它比直接再现战争场面的作品更深刻、更震撼人心。
学生情况
小说历来是语文教材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文体,在本单元“基本阅读”部分,我们精讲了四篇小说,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说的基本要素、文体特征,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为小说的深层探讨和个性化解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小说描绘的自然美、人情美,了解作者朴素清新的语言风格。
2.能力目标:理解作者处理战争题材的独特方式及用意,提高欣赏小说的能力。
3.价值目标:认清战争本质,树立世界需要和平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欣赏小说描绘的自然美、人情美。
2.难点:对人情美的理解;理解作者处理战争题材的独特方式及其用意。
教法
1.设疑激趣: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优辅精讲:优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供恰当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思路;精讲,对于学生不知道或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要给予精辟的讲解。
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通读全文,查找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
2.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读后的整体感受。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荷花淀》,作者是孙犁,知道“犁”是什么吗?对了,是一种耕田的农具,这个字,也可以理解为耕田。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孙犁先生的小说就有一股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这股气息还影响了一批作家,以至在文坛上形成了一个小说创作流派,叫“荷花淀派”。一个流派竟然用一篇小说的题目来命名,足见这篇小说的分量。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淀”,去欣赏它迷人的自然风光和至纯至善的人情人性之美吧!
(三)检查预习
读后总体感受:美——自然美、人情美。
(四)深入赏析
1. 欣赏自然美
(1)找出相关段落(前三段)并研读。
(教师辅导:用赏析诗歌的方法,从意象入手,通过意境分析概括画面特征。)
(2)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月亮、院子、芦苇、女人、雪地、云彩、荷叶、荷花、荷香”等意象。
(3)师生共同讨论探究,分析意境,总结出自然之美:宁静、和谐、圣洁、富饶。
2.欣赏人情美
(1)教师导读,设疑激趣。教师提出异议:人情不够美。
场景一:夫妻话别,面对生离死别的重大事件,夫妻总共说了22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