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那个葫芦——从一次下水文的尝试谈写作教学模式的转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7/8 9:33:1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20字。
  做好那个葫芦
  ——从一次下水文的尝试谈写作教学模式的转变
  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 谢穗玉
  初一语文写作教学既没有教参也没有教案,我们只从教研员得口中或凭借以往的经验知道初一学生要掌握记叙文的写法,要求会写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作为能升上重点中学的学生,以往绝大多数在小学毕业时已经能掌握记叙文的写法了,老师每次作文训练只需要布置写作题目,讲清楚写作要求,学生就一般都能写一篇像模像样的记叙文交来,尽管水平有可能参差,但文体一般都不会错。但今年的初一学生由于是多数派位生加少量推荐生进来的,学生相对以往素质大幅下降,(还有可能是小学作文训练是不强调文体的?)有不少同学不会写记叙文,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想到什么写什么,行文十分随意,结果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有的同学就因为文体偏离要求(写成了以抒情议论为主的文章)而在作文方面失分严重。
  作文教学必须变革,不能只布置题目,只讲写作要求就匆匆赶着学生下笔了。以往学生先写,老师批阅后再从中找一些写得较好的作为范文宣读的做法也应该改变,因为学生在老师批阅完作文后,一般都只是看看分数而已,很少再修改或重写,与其辛辛苦苦改完一篇文章,上面评语密密麻麻,但最终躲不过被随手丢进垃圾桶的命运,倒不如在下笔前就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辅导,最好是教师自己先写好一篇“下水文”,让学生依着“葫芦”画“瓢”——因为学习就是模仿的过程,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学生学写作文更需要模仿。
  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本人利用一次上连堂课的机会(这样的训练绝对不适合布置题目让学生回家里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即堂完成,不仅防止抄袭与家庭不良环境的干扰,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写作速度。)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先选定作文题目为“美丽的回忆”,要求写成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本人先是对选材,写作手法——如欲扬先抑,对比衬托,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的描写和细节,还有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清晰流畅,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作了指导和要求,然后就用投影幕,用一号字体展示了自己的同名下水文。学生可能还没见过老师的文章,所以看得特别聚精会神,有的还小声诵读。有的学生在看完文章之后略作思考,很快地就在原稿纸上“沙沙”地写了起来。本人写的文章全文如下:
  美丽的回忆
  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    谢穗玉
  手里是一只肥硕的泰国石榴,足足有两个拳头大,青绿光滑的皮泛着莹莹的光,我忍不住一口咬下去。细细咀嚼之下,只感到微微的涩味过后,一股清甜便从舌面迅速地漫至整个口腔,那气息就像夏日的煦风掠过稻田,带来稻谷的清香。思绪不由的就回到了童年那有石榴相伴的日子。
  外祖母家有两个菜园,里面各种有一棵石榴树。南面那棵结的果实较大,形状像花瓶,人们就叫那品种为“花樽”;北面那棵结的果实较小,果瓤是紫红色的,人们就叫那品种为“红瓤”。我上学的田间小路有一段正好在两个菜园之间蜿蜒地穿过,于是每年都可以看着这两棵石榴从开花到结果,然后慢慢成熟。
  小孩总是很馋的,而且那时候家里除了地里种出来的东西之外,再没有别的零食了。这两棵石榴也好象明白我们的心意,每年总能结出很多果实,大大地解了我们的馋,自然就成了我们小孩的爱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