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0字。
《欢欢喜喜闹元宵》导读教案
教学内容: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解读。
教学目的:1.了解灿烂的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风俗及节日文化。
2.学会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元宵祝词。
3.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元霄节的节日文化,学会用多种手法来写元宵祝词。
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小组课前收集、准备,课上成果展示的形式,了解元霄节的来历、风俗和节日文化。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学生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元霄节的来历、风俗以及诗歌、祝贺语、绘画、歌曲等方面的节日文化信息。学生分别编成故事组、灯谜组、诗歌组、祝语组、绘画组、歌曲组,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教学设计:
导入: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规模也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大家认为春节是哪段时间?(学生回答)春节一般来讲到正月初五为止,但是我们这边往往要过完正月十五才结束。大家说这是为什么呀?(因为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是我们另一个传统的节日。想快乐的心情永远不会停止,因此大家春节时快乐的心情一起,延续到元宵节,以致于欢欢喜喜闹元宵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习俗。
一、 歌曲欣赏:《卖汤圆》
歌词:
卖汤圆卖汤圆/玄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
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唉嗨唉哟........
卖汤圆卖汤圆/玄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
汤圆汤圆卖汤圆/公平交易可以包退换唉嗨唉哟........
卖汤圆卖汤圆/玄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吃了汤圆好团圆/
汤圆汤圆卖汤圆晚来一步只怕要卖完/唉嗨唉哟........
(通过歌曲创设这堂课的情境,感受元宵节欢天喜地的气氛。)
大家都知道元宵节,也知道元宵节我们要吃汤圆,但是大家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清楚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吗?也许大家还有很多其它的疑惑,希望我们各小组同学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
二、 各小组成果展示。
1. 故事组——我说你说话元宵(由三个同学讲故事)
故事一: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