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论语欣赏新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9/17 17:27:5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340字。
  论语欣赏新编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   洪申健  
  政治主张及实践:
  一、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政主张:为政以德思想,均的含义
  二、克己复礼——孔子的礼治主张: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
  三、待贾而沽——孔子积极入世的态度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修身
  五、仁者爱人——孔子的人生价值观:仁爱的基本含义
  六、君子之风——道德修养的内容和要求;义利观
  七、求诸己——道德修养的关键
  八、周而不比——孔子的交往观
  九、出辞气远鄙倍——孔子的语言交际观
  学习与教育
  十、学以致其道——孔子论学习
  十一、诲人不倦——孔子论教育: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十二、高山仰止——感人的师生关系
  十三、沂水春风——感人的师生关系:礼乐文化(礼乐治国)
  哲学思想
  十四、中庸之道——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十五、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天道观
  一、德政思想
  1、“文德”指:仁义礼乐之道
  2、德政的举措:富民、教民、举贤。
  3、“均”的内涵:各得其分(每个阶层得其该得的一份)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是否矛盾?
  2、谈谈你对“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富之教之”是就统治者的治国理念而言,作为统治者,应通过兴农桑等措施让百姓衣食丰足,然后再对百姓进行仁义礼乐的教化,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这样社会就能康乐安定。“去食留信”是就民众的价值取向而言,作为精神性的个体,应该具有舍生取义的道德追求,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
  2、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就站不住。孔子在这里强调了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之于政府和国家的重要性。而赢得百姓信任的关键就是要施行仁政,对百姓进行仁义礼乐的教化,以德治国。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怎样理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联系上述文字,说说政和德、刑和礼的区别主要在哪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