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指导学案
- 资源简介:
- 约62710字。诗歌鉴赏指导学案
拟写:新泰一中语文组 张汝友
高考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09年诗歌鉴赏题考点分析一览表
卷别 体裁 考查内容 考查角度
朝代 作者 诗题
安徽 词 元 舒頔 小重山•端午 理解诗中词语表达的情感,诗歌的表现手法
北京 词 宋 张孝祥 西江月•黄陵庙 理解诗句的意思(客观),词的风格,及词作表现的词人的思想感情。
重庆 散曲 清 孔尚任 [折桂令]问秦淮 赏析修辞手法,景物表现的人物的思想
福建 五律 宋 严羽 江行 理解诗句的内容,赏析诗歌的“景”与“情”
广东 五律 唐 杜甫 月 赏析意象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关键词
湖北 七律 宋 张先 题西溪无相院 赏析诗眼,赏析写景方法
湖南 七绝、词 宋、元 秦观、
元好问 《三月晦日偶题》
《点绛唇》 赏析诗眼,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江苏 词 宋 岳飞 《满江红》 分析词的领字、赏析修辞手法、分析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西 五律 唐 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 理解诗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诗歌的景与情。
辽宁 七律 宋 欧阳修 晚泊岳阳 诗眼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宁夏 词 宋 辛弃疾 鹧鸪天 赏析诗歌的景与情,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全国I 七绝 宋 姜夔 次石湖书扇韵 赏析诗歌中的景物营造的意境,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全国II 七绝 唐 严武 军城早秋 赏析诗歌中的景物,理解景物中蕴含的感情。
山东 七绝 唐 杜牧 寄远 叠词的作用,理解诗句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上海 七律 唐 白居易 早兴 文学常识(填空)、理解诗歌内容(选择题)、写作手法的分析。
四川 七绝 宋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赏析诗眼、赏析诗中的景与情
天津 五律 唐 杜甫 严郑公宅同咏竹 对意象的赏析、理解诗句的含义
浙江 词 元 王旭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指代内容,对写作手法的分析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规律:
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其次是词,以词出题的省分有增加的趋势。
在18套试卷中,考律诗和绝句的占了12套,达到了67%,是其中比例最大的;而以词命题的的试题有6套,所占比例达33%。只有重庆卷考了散曲。
2、从诗歌的朝代来看:选材侧重于唐宋诗词,尤其喜欢考宋诗。
在18套试卷中,选唐诗的有6套,占33%;选宋诗有的9套,占50%。两者加起来的比例达到了83%。因此宋诗应该成为我们以后备考的重点。
3、从作者来看:以名家的诗作为主,但作者的范围在逐渐扩大。
杜甫、白居易、杜牧、欧阳修、秦观、姜夔、陆游、岳飞、辛弃疾等均是名家大家,占到了18套试卷77%,考名家名篇。
4、从命题角度看:
(1)写景抒情类诗,依然是考查的重点,以“景情”有关的命题角度是主流。
(2)注重以“点”带“面”的考查,体现对关键字、词、句的理解。
(3)注重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查的重点。
(4)注重艺术手法、表达方式的考查。
(5)对比鉴赏题,虽考查不多,但2008年湖南考了,2009年同样是湖南卷考了。
第一节、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