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040字。
2010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指导
宁远一中 胡海鸥
1、了解古代诗歌从内容的角度的大致分类。
2、掌握各类诗歌的共同特征。
3、学习并掌握各类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4、借助近几年的高考题,强化对各类诗歌特征及相应的鉴赏方法的认识和掌握。
【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
1、怀人思乡诗 2、赠友送别诗 3、边塞征战诗
4、田园山水诗 5、咏史怀古诗 6、托物言志诗
7、忧国伤时诗 8、建功报国诗 9、人生际遇诗
10、闲适隐逸诗 11、生活杂感诗 12、即景抒情诗
【“怀人思乡诗”的特点与鉴赏】
“怀人思乡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
“怀人思乡诗”特有的一些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
“怀人思乡诗”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
“怀人思乡诗”抒写情感的方式: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鉴赏示例1】
蝶恋花 【宋】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进行分析。
2、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答1:“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伫倚”的结果却是“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草色烟光”之景却与“无言谁会”之情结为一体,徒自凭栏、希望成空。
答2:(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
(2)从 “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
【鉴赏示例2】
蝶恋花•槛菊愁烟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一首闺怨词,是一支思妇怀远的情歌。请问,作者是如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
答题提示:1、借景抒怀,2、以月喻人,3、行为描写,4、心里描写。(答三点即可)
【“赠友送别诗”的特点与鉴赏】
赠友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数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尤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互赠,以表达离愁别绪。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情景,或带思慕之情;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赠友送别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