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全程指导》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10 9:57: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100字。
     新课程《全程指导》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导学案
      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长丰一中瞿卫
      课标导航
      1、本单元学习宋词。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词的一般特点,明确词的大致发展脉络,掌握词的有关常识。
      2、了解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风和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风。
      3、进一步学会鉴赏古典诗词,培养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4、柳永词两首
      知识梳理
      一、学习目标
      1、在了解柳永生平及作品风格基础上,领会《望海潮》《雨霖霖》的内容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鉴赏两首词的表现手法、风格特点。
      二、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关于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县)。死时家无余财,群伎和金葬之于南门。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
      关于柳永的作品
      反映都市的繁华面貌,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描写爱情生活的甜蜜,抒发离别的痛苦,表现不幸妇女的遭遇和失意文人的感受,是柳永作品的主要内容。其中爱恋歌伎和悲叹羁旅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的作品,如《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临江仙引》等是他作品中最突出的、最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部分。其次写但是都市生活、锦绣山河的作品,如《望海潮》《抛球乐》《木兰花慢》等,也给人较深刻的印象。
      2、文体知识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