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话题作文的多角度立意”课堂实录与反思
- 资源简介:
约7570字。
横看成岭侧成峰——“话题作文的多角度立意”课堂实录与反思
时间:2009年5月22日
地点:上海市同济二附中报告厅
年级:高二(2)班
师:很高兴,今天来到同济二附中和我们高二(2)班的同学一起来共同学习。
苏轼曾在多次游览庐山之后这样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下面的诗句,请大家一起说出来——
生(众齐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看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山景也各不相同。这正如人们常说的——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节课,我们不谈看山,我们就话题作文的多角度立意来作一探讨。
(ppt出示如下课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
——话题作文的多角度立意
师:在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课前作业见文后教学设计),在你们的语文老师——付老师的大力协助下,同学们做得很认真。作业收上来之后,我仔细地看了,随后对你们所提出的困惑和你们对于话题“手”的立意作了整合。同学们提出的困惑基本有这些:
(ppt出示学生课前提出的如下“困惑”)
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困惑——
1、话题作文的话题比较宽泛,没有方向感,从何角度切入来写?(王淑婷等15人)
2、话题作文立意有方法吗?(薛妮娜)
3、怎样立意才深入人心?(王炜麒)
4、怎样立意才能吸引老师眼球,获得高分?(宋仁民)
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大都感觉话题作文的话题是比较宽泛的。是的,话题作文的话题是宽泛的,那么,宽泛到什么程度呢?打个比方,话题好比一个圆的圆心,以这个圆心画一个圆(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而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也就是说这圆周上的所有的点都是话题作文的写作立意角度。这么多的角度,我们班的王淑婷等15位同学在第一个问题的结尾就问了:到底从何角度切入来写呢?请大家看自己手头拿到的我给你们发的讲义,这上面是我们班部分同学课前对关于话题“手”的立意,我们看看能否从身边同学们的作业中找出一些规律,来帮助解除我们班王淑婷等15位同学的困惑呢?
(所发讲义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