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中考古诗文背诵窍门多
- 资源简介:
约33540字。
指导中考古诗文背诵窍门多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明珠,源远流长的古诗文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正因如此,古诗文背诵默写也作为中考必考的范围。中考复习时间紧,古诗文背诵篇目又多学生背诵重,那么中考古诗文背诵又怎样指导复习呢?这其中不乏窍门。
一、 系统地安排好时间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进入复习,我就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的重要性,同时明确告诉学生《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背诵的方法是:背诵古诗文80篇,通常要背诵的古诗词曲50篇,古文学名作30篇。之后让学生算好每册书的每篇课文用什么时间花多少天背完并标注日期。这样学生就有章可循。有了有章可循,还要把握背诵的时间。每个人的最佳记忆时间不同。一般来说,早晚时间人的记忆状态最好。所以,在早读课限定时间完成背诵任务,并且强调睡觉前早晨起床后记忆效果最好,因而早上起床后采用“放电影”法再简单回顾昨天复习的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二、 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特征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好动、好奇、好胜,又是其突出的心理特征之一。因此,他们的形象思维仍然占主导地位,持久的鲜活的背诵还需要活动的多样性刺激来维持。他们普遍厌倦机械地死记硬背的知识,但又不得不背的心理施压下,背诵就成他们的心病。所以,在加强背诵中考背诵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力度兴趣诱导,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懒惰和厌倦的情绪。针对这些,我在班上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从而调动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印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做法如下:
1、 听歌曲背诵法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美通过声响的形式表现的。它离不开听觉。人一进入那美妙的乐曲响起时,就会使人情绪激动产生内心的共鸣。那优美的旋律,会把人带到一个心旷神怡的意境。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①。背诵古诗文是一项令人讨厌的大工程。学生背诵枯燥无味,背起来头昏脑胀,效果并不理想。用什么方法背诵古诗文成了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程。我想到了音乐。音乐是心灵的语言,用音乐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有关研究表明:优美的乐曲,它的节奏、音调和反复性能增调孩子的背诵能力。况且一听到歌曲,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一唱,抓住这一点,课余时间放一些音乐曲目,如王菲唱的《明月几时有》(苏轼写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邓丽君唱的《在水一方》( 《诗经》的《蒹葭》 )、《狼》播放《聊斋志异》主题歌等等,这些歌曲的播放不仅使文章的主题升华,而且使学生产生愉悦,这些愉悦能够有效地改善和调整大脑的活跃。在音乐的调节下,学生记忆力也逐之增强了。
1、 古诗文回归生活法
许多届的学生都会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们不生活在那时代,为什么还要古文?学它有什么用?“事实胜于雄辩”,我除了循循善诱地教育外,更注重到古诗文回归生活,让学生潜移默化。大家知道古诗文的好文佳句让人回味无穷,人物形象让人刻苦铭心,优美景色让人留恋忘返,让这些古诗文回到现实生活中,古为今用终身受用。说话或写文章时若能恰当地引用优秀的古诗文词语或句子能增添文采,有时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幽默风趣的作用②。所以,我在各方面有意识地巧用古诗文来教学。在作文方面,我告诉学生:作文的题目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艺术魅力。巧用古诗文的名句作题目,可以大大吸引阅卷老师的视线,从而为作文获得高分打下基础。我举了2007年全国卷I满分作文《且放云帆济沧海》,就是化用唐代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