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基础教育教材出版的语法、语篇实用规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7/23 21:50: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2260字。

  面向基础教育教材出版的
  语法、语篇实用规范
  研制者:吴长安 李青苗 陈鸿瑶 陈国良 乔立清
  本规范执笔人:吴长安 陈鸿瑶
  研制说明
  1. 本规范系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科研项目之重点标准项目,项目名称为“面向基础教育教材的语法、语篇规范研制”,项目编号BZ2005-05.
  2. 本规范研制的基本目标是为基础教育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提供一套简单易行、有操作意义的语法、语篇规范,特别是针对目前基础教育教材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实用”之意就是突出了针对性而弱化了系统性。
  3. 本规范的一些内容是建议性的,属于柔性规范,而不是强制性的刚性规范。这一点在此要特别说明。
  4. 本规范所称“语篇”,与篇章语言学所指语篇的含义不同,是针对基础教育语文教材选篇问题、各类教材表述中句与句之间意义连接所出现的标点符号问题等涉及教材内容的专有概念。这一点在本项目申报时就有明确阐述。
  5. 本规范的研制者为:吴长安、李青苗、陈鸿瑶、陈国良、乔立清;本规范执笔人为:吴长安、陈鸿瑶。
  目录
  导    言 4
  语篇部分 8
  一、选篇原则 8
  1.1系统性原则 8
  1.2典范性原则 8
  1.3多样性原则 9
  1.4趣味性原则 9
  1.5可接受性原则 10
  1.6慎重删改原则 10
  二、标点符号用法 11
  2.1增补 12
  2.2用法补充 13
  语法部分 16
  一、注音规则 16
  1.1关于分词连写法 16
  1.2关于熟语拼写法 18
  1.3关于人名、地名拼写法 18
  二、词法和句法 19
  2.1 词类 19
  2.2句子成分 24
  2.3短语 28
  2.4句式 34
  2.5复句 37
  关于教材编写中保证语言文字质量的建议 42
  导    言
  我国上千万中小学生长期同时共用一套教材的局面已成为历史,教材改革“一纲多本”的实施,逐渐打破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出版机构单独出版基础教育教材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加入到教材出版的行列,教材出版也由人教社一统天下而趋向多样化发展。这种变化必将对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改革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受编写时间、编者水平以及语言规范研究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教材编写、加工显得粗糙,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对学生的阅读和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教材本身的权威性、规范性、导向性等特点,学生们往往认为教材上写的都是正确的、规范的,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最直接的导向作用,教材的编写更是要求准确、规范。
  现行教材编写中出现的语言文字问题是多方面的。在我们所调查的范围内,这些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的知识性错误和文字错误,另一类就是语法、语篇方面的问题。本课题主要分析后一类错误,即中小学教材编写中出现的一些语法、语篇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选篇
  语文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材的选文事关一代新人的发展,简单地说,语文教材选什么样的文就将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所以,语文教材的选文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较以前有了可喜的飞跃,选文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富有人文精神,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等等,但是语文教材的选篇并不就是尽善尽美了,据我们观察,现行的教材中还是存在着以下诸方面的选篇问题。
  1.忽视现代学生的阅读心理
  教材是给学生看的,教材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是时代的学生,不同时代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生活背景,所以,同样是朱自清的《背影》,在不同时代的学生眼里读到的内涵和能够理解的意义层次是不同的,有位中学教师曾在学生中作过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选文的调查,结果《咬文嚼字》《改造我们的学习》《拿来主义》《简笔和繁笔》《离骚》《纪念刘和珍君》《逍遥游》《祝福》《柳毅传》《物种起源•导言》是学生们最不喜欢的课文,这些选文不可谓不经典,但是远离时代和生活,对学生来说,理解都是问题,更不用说喜欢了。
  2.不符合学生的接受规律
  教材的选文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积累规律,选文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即使是好文章也必须让学生能理解接受,否则也是对牛弹琴,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生命?生命》一文,文字优美、含义深邃,但七年级学生很难理解,学习时易囫囵吞枣,所以并不宜选作七年级课文。
  3.节选篇章处理失当
  为了使所选篇目更符合教材的编写结构或更符合教学的需要,对所选篇目进行删改是可行的,但是删改不顾及全篇、未能保留原作精华、甚至曲解作者原意的做法就是错误的了。例如,浙江版小学语文第12册中郑振铎的《别了,我的中国》,选自散文《离别》第一部分(共三部分)。原文为“船慢慢的向前驶着,沿途见了停着的好几只灰色的白色军舰。不!那不是悬着青天白日满天红的国旗,它们的旗子是‘红日’,是‘蓝白红’,是‘红蓝条交叉着’的联合旗,是有‘星点红条的旗’!”教材将它改为“船慢慢地向前行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很明显,编者将当时的“青天白日满天红”的国旗隐去了,而且将日、法、英、美的彩色国旗图形,一律改为“帝国主义”。作品写于1927年,那时中国的国旗只能是“青天白日满天红”,作者描写的是当时的事实,作者的描写理应受到尊重。其次,用抽象的“帝国主义”概念,代替形象的列强的国旗,这一改离开了历史主义的原则,反而不利于对小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
  4.选篇比例失衡
  教材选篇比例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作家数量、文言与白话、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等方面。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共编入鲁迅的文章7篇,分别是《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课本选入的鲁迅文章也是7篇,分别是《〈呐喊〉自序》《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药》《阿Q正传》。这样算起来,现在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一共有鲁迅文章14篇。也就是说,一个少年,在中学6年里,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学得最多的就属鲁迅作品了。其他著名作家,能选这个数字的零头都可以说是很多了。教材容量有限,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一个作家的作品在中小学教材中如此高频率地出现,显然是不合适的。
  文言文虽然短小,但那是一种力避冗长繁琐的精悍。它仿佛是一种经过压缩处理的食品,富含多种维生素,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学习这样的语言,不但不会妨碍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反而会促使现代汉语朝着精炼、精密、优美、优雅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入选教材的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篇目过少,考试所占分数比例更小。
  对世界文化史有影响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推介也应加大力度。美国的学生初二时,要求能评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但目前我国教材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佳作甚少。要想真正解放思想,培养学生创新个性,能生动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生活面貌、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外国文学作品,对于浸淫在中国文化里的学生大有裨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