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2970字。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分别安排了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唐诗、宋词共三个单元的经典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词,是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婉约派柳永和豪放派苏轼的词,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后面学习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婉约派李清照的词作,所以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
2.感受词人的独特形象及词人的复杂丰富的情感。
3.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特别是用典的抒情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熟读成诵,品味词人形象。2、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依据:形象是诗词的核心,品味形象是打开诗词鉴赏大门的钥匙,而品味形象要依靠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实现,而非教师机械灌输;本词的情感深沉复杂,而抒情的技巧灵活多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学好这一特点对学好其他诗词具有触类旁通的作用。教学难点:1、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2、理解本词用典的深刻内涵及用典抒情的表达效果。难点的依据:本词的情感深沉复杂,需要在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和词人人生经历的基础才能有深入理解,而用典是辛弃疾词作的一个显著特色,特别是较多典故抒发情感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四、说教法和学法
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饱含着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又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实现。本课通过自读,初步感受词人独特形象;通过品读,结合时代背景及词人经历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