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10 15:27: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20字。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注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承载的悲凉、惆怅与沉重似乎还沉积在我们心头。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河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月、心荷。(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初步体味情感、感受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诵全文,概括各段内容 
  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三、找出全文的文眼,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全体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文眼并作分析
  明确:心里颇不宁静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不加掩饰直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至于为什么有这种苦闷,说明当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状况:朱自清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是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