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16 9:40: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470字。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案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
  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
  布置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
  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性的,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1 如何理解“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婴儿时期(无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这种状态?
  童年时期(8岁以前:有被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被爱意识的觉醒?
  8——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爱的意识的觉醒?
  2、如何理解“爱是能力问题”?
  (1)“婴儿感到极度的恐惧”(第一段)
  (2)“开始知道、开始学会、开始懂得……”“消极体验”(第二段)
  (3)“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第三段):谈到爱的原则有哪两种,你爱的原则是什么?
  (4)“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父爱(有条件)
  母爱(无条件):表现是什么?
  3 如何理解“爱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这句话对父母而言意味这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这句话对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思考: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相信通过这些思考,孩子们对“爱”的理解与追求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二 相关资料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
  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      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      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      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