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悟中走进诗情——《雨霖铃·寒蝉凄切》课堂教学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14 17:48: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040字。

  在读悟中走进诗情
  ——《雨霖铃•寒蝉凄切》课堂教学实录
  浙江安吉高级中学郭吉成(特级教师)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从柳词层见错出的具体形象(意象)里寻绎出其中“隐性”的意义,进而学会读解诗词,把握诗情,提高古诗词的鉴赏审美能力。
  教学模式:诵读——品读——体悟——拓展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文学是值得我们民族骄傲的,因为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创作达到了顶峰。今天,我们说到唐宋文学时,常用——
  生齐答:唐诗宋词
  师:(在学生回答后)唐诗宋词,对!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笔重彩浓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词。同学们知道,宋时词坛产生了许多文学流派,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那时的词坛文学流派有那些?
  (有四位学生站起来回答)
  师总结:有苏轼的豪放派,柳永的婉约派,李清照的“易安体”,姜夔的正宗派,吴文英与姜白石的格律派等。
  宋词确实有很多的流派。流派纷呈,各有各的风格。今天我们学的是婉约派诗人柳永的代表词作《雨霖铃》。
  (教师板书《雨霖铃》)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自由地放声朗读两遍。
  (学生打开课本,朗读)
  师:请同学们再听录音,注意朗诵者的语气与语顿,并用笔在词的字句下面用不同的符号作语顿或轻重音记号。
  (学生听录音)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再自由放声朗读4分钟。注意:①要注意节奏与音步的停顿;②初步感受这首词的内容与婉约风格;③注意层次,尽量识记,争取背出来。
  (学生读自由读)
  师:谁来读一遍。
  (一学生举手,教师请学生读。教师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听)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放声读一遍。不要求齐读,但要读出自己的处理来。
  (学生读)
  师:诗要熟读,甚至要背,多读熟背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诗的内涵和风格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按前后位置讨论一下,这首词从所写的内容来看可以归为哪一类?词的风格流派是怎样的?
  (学生前后位置讨论)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让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初读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生1:内容是写爱情的,应该是爱情诗;
  生2:应该是离别诗,通过离别写爱情。
  师:那是离别诗,还是爱情诗呢?请同学们在看看诗,从所写的内容再想想从中选择已项)
  (学生在下面讨论,一致认为还是说离别诗好,教师板书:诗的内容:离别诗)
  师:为什么说离别诗好呢?
  生3:因为从诗内容和场景来看主要是写离别时的情景。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应该是说“离别诗”好。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词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首词从风格上看是属婉约派的词作。写法上采用了铺叙的手法,这首词是婉约派词作的代表作。柳永平生专力写词,题材以都市风光、歌妓生涯以及羁旅行役为主,擅长白描手法,铺叙景物大都层次分明。音律谐婉,词意真切,喜用口语,一扫唐末五代词人雕琢习气。又大量创制慢词,对词体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下面我们具体地去体悟这首词的情感。读诗在于体悟把握作家的情感、诗情,而后才能进入他的内心。这首词中的诗情——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摹和场面的描写来表达的。请同学们再诵读这首词,初步体会这首词的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