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季福建省惠安岞港中学九年级(上)第三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4道题,约8530个字。此卷命题范围为九年级上册第一至七单元,根据中考题型和易难度来命题。
2010年秋季惠安岞港中学九年级(上)第三阶段检测
语文试题
(本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用户名:gxw308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6分)
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惊hài()晨曦()宛()如piē()见
(2)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不可名状:没法用语言形容。B、晨曦:清晨。
C、依稀:模模糊糊。D、宛如:正像;好像。
2、古诗文默写(10分)
(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4)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5),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6)却看妻子愁何在,。(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比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不可阻挡的诗句是“,。”
(8)生活中我们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正如孔子所言:“,。”
3、综合性学习(7分)
音乐让不同国界、不同民族的人心灵相通,音乐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情感共鸣。生活中跳动着各色音符,让我们带着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来完成18-20题。
(1)某中学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做了一个关于音乐喜好的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统计表。从表格中,你得出什么结论?(2分)
调查统计表
喜欢曲类 革命歌曲 民歌 流行歌曲
人数 11人 18人 71人
(2)你班要举行“毕业晚会”,节目中二重唱《朋友》之后是独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假如你是晚会主持人,请你参考示例写几句串台词,把这两个节目连接起来。(2分)
参考示例:歌曲《我和你》与《中国话》的串台词
“我和你”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着一样的黄皮肤,说着一样的“中国话”。请欣赏独唱《中国话》。
(3)不少同学喜欢边听音乐边读书做作业,这个现象引起同学们的热议,有支持的,有反对的。班级为此举行一次讨论会,请筒要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不超过60字)(3分)
4、名著赏读。(7分)
(1)下列各句写的分别是名著中的哪位人物?请写出相应人物的名字。(4分)
A、“他……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写的是。
B、“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争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写的是。
C、“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者,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写的是。
D、“我撒了一大泡尿,又撒在适当的地方。所以不到三分钟火就全熄灭了。这才把费了多年心血建造的其他宫殿救了下来”写的是。
(2)请从下列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字数80字左右。(3分)
A、简述猪八戒到高老庄当女婿至被收伏的经过。
B、简述鲁滨逊搭救“星期五”的故事情节。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捕蛇者说》选段,完成第5—9题。(16分)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复若赋()(2)谨食之()
(3)弛然而卧()(4)以尽吾齿()
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于:积于今六十岁苛政猛于虎也